长江安庆段滩涂湿地维管植物资源调查与区系分析

  • 罗来开 , 1, 2 ,
  • 程樱 1, 2 ,
  • 阳艳芳 1, 2 ,
  • 伍佳楠 1 ,
  • 肖晶晶 1 ,
  • 赵凯 , 1, 2, *
展开
  • 1.安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皖西南生物多样性研究与生态保护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 安庆 246011
  • 2.安徽省“一带一路”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国际合作基地,安徽 安庆 246011
* 赵凯,教授。E-mail:

罗来开(1994—),男,贵州省遵义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E-mail:

收稿日期: 2024-01-07

  修回日期: 2024-02-24

  网络出版日期: 2025-08-14

基金资助

2023年度安徽省科研编制计划项目(2023AH010041)

安庆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项目—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项目(CG-AQ-2022-276 FS34080120220280)

Investigation and Flora Analysis of Vascular Plant of Mudflat Wetlands in Anqing Sec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 LUO Laikai , 1, 2 ,
  • CHENG Ying 1, 2 ,
  • YANG Yanfang 1, 2 ,
  • WU Jianan 1 ,
  • XIAO Jingjing 1 ,
  • ZHAO Kai , 1, 2, *
Expand
  • 1.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the Biodiversity Study and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in Southwest Anhui,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Anqing Normal University, Anqing 246011, Anhui, P.R.China
  • 2. The Belt and Road Model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operation Base for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in Basins of Anhui Province, Anqing 246011, Anhui, P.R.China

Received date: 2024-01-07

  Revised date: 2024-02-24

  Online published: 2025-08-14

摘要

滩涂湿地植被是鱼类产卵的重要介质和场所,与长江江豚饵料密切相关。调查滩涂湿地植物资源分布现状,是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栖息地状况治理与评价的重要基础与前提。于2023年4月、7月、10月和12月,采用定点样线和样方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长江安庆段滩涂湿地开展了维管植物资源调查,并基于调查结果分析了该区域维管植物的组成特征和区系类型。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安庆段滩涂湿地共记录维管植物242种,隶属于58科164属;蕨类植物有6科7属7种,裸子植物有1科1属1种,被子植物有51科156属234种;菊科(Asteraceae)、禾本科(Poaceae)和莎草科(Cyperaceae)为优势科,分别包含35种、32种和27种物种,优势属不明显;区系组成上维管植物科和属都具有隐域性及具有热带成分和温带成分的双重性质;长江安庆段滩涂湿地中的维管植物物种丰富,植被覆盖率较高,不仅可以改善长江水质,又可以为许多鱼类提供适宜的繁殖和索饵场所,对于维系长江江豚的食物资源和栖息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本文引用格式

罗来开 , 程樱 , 阳艳芳 , 伍佳楠 , 肖晶晶 , 赵凯 . 长江安庆段滩涂湿地维管植物资源调查与区系分析[J]. 湿地科学, 2024 , 22(6) : 940 -949 . DO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24.06.013

Abstract

Mudflats vegetation is important spawning medium and place for fish,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bait for Yangtze finless porpoise. Investigating the distribution of plant resources in the mudflat wetlands were important foundation and prerequisite for evaluating and managing the habitat status of the Yangtze finless porpoise. In the Anqing sec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mudflat wetland, the wild vascular plant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sample lines and sample plots surveys method to explore the composi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flora types, from April to October, 2023.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58 families, 164 genera and 242 species of vascular plants were recorded in the mudflat wetland. Among theme, there exist ferns plants of 6 families, 7 genera and 7 species, gymnosperms plants of 1 families, 1 genera and 1 species, Angiospermae plants of 51 families and 156 genera and 234 species. Asteraceae, Poaceae and Cyperaceae are the dominant families, containing 35 species, 32 species and 27 species respectively, and the dominant genera are not obvious. The area-types of families of mudflats wild vascular plants were divided into 4 areal types and 1 subtypes, that of genera were divided into 12 areal types and 5 subtypes. And it also shows obvious concealment and the dual nature of tropical and temperate zone. In general, the mudflats wetlands in the Anqing sec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have a high level of vascular plant species diversity, and the natural area with large plant cover. Higher vegetation coverage not only to improve water quality of the Yangtze River, but also provides a suitable breeding and spawning ground for many fish, which own positive significance to maintain the food resources and habitat for the Yangtze finless porpoise.

维管植物作为湿地生态系统的第一生产力和功能发挥的主要载体[1],是保障生态质量的基础,同时也是基于自然生态系统增汇、实现“碳中和”的重要主体[2]。在生态功能方面,湿地植物具有保水保土、净化水质、调节区域气候以及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环境等作用。例如,一些水生植物和湿生植物在丰水期被淹没时,不仅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增加、维持河流中的溶解氧含量和调节水体温度,还可以为产黏性卵鱼类提供天然的孵卵基质[3]。此外,湿地植物也对水文条件和环境变化具有指示作用[4]。因此,湿地植物是评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重要的生物指标之一[5]
长江安庆段是长江黄金水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南北过渡,襟带东西”的地理位置、古老的地质历史、复杂的生态环境形成了独特的江河复合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景观,为植物、鱼类和鸟类等动物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地。长江安庆段的湿地类型主要为内陆性的滩涂湿地,主要位于江堤和江心洲(包括正在发育的新洲)脚线至长江低水位线之间,其特点为季节性淹没。境内生物多样性丰富,珍稀和特有物种繁多,是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载体,例如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仅分布在中国长江中下游以及洞庭湖和鄱阳湖[6],研究表明长江安庆江段是长江江豚分布密度最高的江段[7-9],因此是长江干流中江豚保护的重要节点。近年来,随着经济蓬勃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类活动增强,致使滩涂湿地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湿地植被与底栖生物不断减少,渔业资源退化,给江豚的生存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威胁[10]。目前,有关长江安庆段的研究多集中在鱼类群落结构[11-12]、浮游生物[13]、河岸固化[14]以及河道整治对鱼类和江豚分布的影响等方面[15],关于长江安庆段湿地植被资源现状有待进一步研究。
因此,本研究以长江安庆段主要的滩涂湿地为研究区,调查长江安庆段滩涂湿地植物种类资源、群落类型及分布格局,为江豚这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保护提供指导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

长江安庆段地处鄱阳湖与长江干流交汇区的下游河段,东接铜陵市枞阳县,西邻湖北省黄梅县,南跨九江市和池州市[16]。干流总长度约为165 km,范围包括安庆江段大堤以内的干流、滩涂和沙洲等区域。该区气候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16.5 ℃,多年平均无霜期为252 d,年日照时数为1 962.7 h。年降水量约为1 300 mm,具有明显的枯水期和丰水期,但年际降水量不均匀[17]。土壤质地为细河沙,地带性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由于人为破坏、沿江通航建设工程和开垦等活动,原生植被现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人工栽种的旱柳(Salix matsudana)、垂柳(Salix babylonica)和加杨(Populus×canadensis)林等,此外,还有大量农作物分布于流域内村庄聚集的洲玗地区。

1.2 研究方法

1.2.1 维管植物资源调查方法

在长江安庆段流域内的汇口、三号洲、小孤山、棉船洲、玉带洲、官洲、七里湖、鹅毛洲和李圩拐等地,各设置了1处调查样点(图1)。分别于2023年4月、7月、10月和12月的28~30日,采用样线和样方法相结合的方法[18],对各样点开展维管植物调查。在每个调查样点,沿河流方向布设1条样线,共布设了9条样线(样线1~样线9),421个样方。每条样线的长度都不小于2 km,宽度为10~20 m,每个样点的中心坐标及样线长度见表1。参照方精云等[19]提出的方法,将乔木样方面积设为20 m×20 m,灌木样方面积设为5 m×5 m,草本植物(包括水生植物)样方面积为1 m×1 m。在样方调查中,记录植物种类、数量和盖度,测量植物高度,并记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称。对现场不能准确识别的植物物种,采集和制作该种植物的腊叶标本,带回实验室后,参考《安徽植物志》[20]和中国植物智线上系统(http://www.iplant.cn/frps),鉴定和统计植物的科、属和种,并排除同种异名,同时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建立长江安庆段滩涂湿地维管植物名录。
图1 长江安庆段调查样点分布图

Fig.1 Map of survey sample sites in Anqing sec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表1 长江安庆段滩涂湿地各样线植物多度和植被覆盖度

Table 1 Plant abundance and vegetation cover at each sample line of mudflat wetlands in the Anqing sec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样点名称 样点中心坐标 样线编号 样线长度/km 样线植株多度/株 样线平均盖度/%
汇口 29°47′29″N,116°15′13″E 1 2.53 2 217 84.16
三号洲 29°53′24″N,116°29′25″E 2 4.55 2 844 95.86
小孤山 29°55′49″N,116°32′55″E 3 2.42 2 415 86.67
棉船洲 30°3′44″N,116°35′48″E 4 4.09 2 605 87.26
玉带洲 30°12′45″N,116°52′45″E 5 4.76 5 459 99.70
官洲 30°23′1″N,116°54′15″E 6 3.34 4 872 97.47
七里湖 30°30′42″N,116°58′5″E 7 4.13 4 507 97.76
鹅毛洲 30°29′22″N,117°9′54″E 8 4.80 2 383 84.44
李圩拐 30°35′45″N,117°13′43″E 9 3.28 4 898 98.38
平均值 3.77 3 577.78 92.41

1.2.2 植物区系组成分析

参考吴征镒关于中国种子植物科的区系统计方法[21]、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22]和中国蕨类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23],对研究区的植物分布区类型进行划分。同时依据相关文献[24-26],分析植物生活型和水分生态型及重点保护物种和外来物种信息。

2 结果与分析

2.1 植物物种组成

对9条样线植被多度和盖度的分析表明,各样线植株数量和植被盖度变化均较大。由表1可知,样线1植物多度和盖度最少,分别为2 217株和84.16%。而最大多度和盖度都出现在样线5,可能是其处于江心洲地段,受人为影响较小,其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受干扰较小。总体而言,长江安庆段滩涂湿地的植被数量丰富(平均多度为3 577.78),植被覆盖率较高(92.41%)。
通过对9条样线的调查,共记录长江安庆段滩涂湿地维管植物242种,隶属于58科164属(附表1。http://wetlands.neigae.ac.cn/CN/1672-5948/home.shtml)。在各植物类群中,蕨类植物有6科7属7种,占总物种数的2.89%;裸子植物1科1属1种,占比0.41%,被子植物51科156属234种,其中单子叶植物10科39属70种,双子叶植物41科117属164种,分别占总物种数的28.93%和67.77%。双子叶植物在科、属和种的占比最高,为该区域的优势类群,说明被子植物尤其是双子叶植物组成能够反映长江安庆段滩涂湿地植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表2)。
表2 长江安庆段滩涂湿地维管植物统计

Table 2 Statistics of vascular plants of mudflat wetlands in the Anqing sec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类群 科数/科 属数/属 种数/种 百分比/%
蕨类植物 6 7 7 2.89
裸子植物 1 1 1 0.41
被子植物 单子叶植物 10 39 70 28.93
双子叶植物 41 117 164 67.77
合计 58 164 242 100.00

2.1.1 科的组成分析

根据各科所包含物种数量的多少,将调查到的长江安庆段滩涂湿地58科维管植物分为5个等级[27]:大科(含31种以上)、较大科(含11~30种)、中型科(含6~10种)、寡种科(含2~5种)和单种科(仅含1种)。由表3可知,长江安庆段滩涂湿地维管植物所属的58个科中,大科仅有菊科和禾本科;较大科有莎草科、豆科和蓼科;中型科有唇形科、苋科、伞形科和十字花科;寡种科有大戟科、旋花科、锦葵科、毛茛科和茜草科等19个科;单种科有大麻科、灯芯草科、鸭跖草科、杨柳科和罂粟科等29个科。
表3 长江安庆段维管植物的科的大小排列顺序

Table 3 The arrangement of the families of vascular plants in in the mudflat wetlands of Anqing section of Yangtze River

科名 属数 种数 等级 科名 属数 种数 等级
菊科Asteraceae 25 35 大科 楝科Meliaceae 1 1
禾本科Poaceae 22 32 柏科Cupressaceae 1 1 单种科
莎草科Cyperaceae 8 27 较大科 大麻科Cannabaceae 1 1
豆科 Fabaceae 8 12 灯芯草科Juncaceae 1 1
蓼科 Polygonaceae 3 11 凤尾蕨科Pteridaceae 1 1
唇形科Lamiaceae 7 8 中型科 海金沙科Lygodiaceae 1 1
苋科Amaranthaceae 5 8 葫芦科Cucurbitaceae 1 1
伞形科 Apiaceae 6 7 景天科Crassulaceae 1 1
十字花科 Brassicaceae 3 7 爵床科Acanthaceae 1 1
旋花科Convolvulaceae 5 6 碗蕨科Dennstaedtiaceae 1 1
车前科Plantaginaceae 2 5 寡种科 马齿苋科Portulacaceae 1 1
大戟科Euphorbiaceae 2 5 牻牛儿苗科Geraniaceae 1 1
锦葵科Malvaceae 4 4 木贼科Equisetaceae 1 1
毛茛科Ranunculaceae 2 4 蘋科Marsileaceae 1 1
茜草科Rubiaceae 2 4 瓶尔小草科Ophioglossaceae 1 1
蔷薇科Rosaceae 4 4 葡萄科Vitaceae 1 1
桑科Moraceae 4 4 千屈菜科Lythraceae 1 1
报春花科Primulaceae 1 3 商陆科Phytolaccaceae 1 1
茄科Solanaceae 3 3 水鳖科Hydrocharitaceae 1 1
柳叶菜科Onagraceae 2 3 睡菜科Menyanthaceae 1 1
母草科Linderniaceae 1 3 粟米草科Molluginaceae 1 1
石竹科Caryophyllaceae 3 4 通泉草科Mazaceae 1 1
槐叶蘋科Salviniaceae 2 2 梧桐科Sterculiaceae 1 1
马鞭草科Verbenaceae 2 2 鸭跖草科Commelinaceae 1 1
天南星科Araceae 2 2 杨柳科Salicaceae 1 1
香蒲科Typhaceae 2 2 罂粟科Papaveraceae 1 1
榆科Ulmaceae 2 2 雨久花科Pontederiaceae 1 1
叶下珠科Phyllanthaceae 2 2 紫草科Boraginaceae 1 1
眼子菜科Potamogetonaceae 1 2 酢浆草科Oxalidaceae 1 1
表4可知,长江安庆段滩涂湿地维管植物科的组成以含有2~5种的寡种科和仅有1种的单种科为主要优势科,两者共占总科数的82.14%;而种的组成则以含31种以上的大科、含11~30种的较大科和含2~5种的寡种科为主要优势科,这三者共占总物种数的76.45%。
表4 长江安庆段滩涂湿地维管植物科的组成

Table 4 Family composition of vascular plant in the mudflat wetlands of Anqing section of Yangtze River

级别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大科(含31种以上) 2 3.45 47 28.66 67 27.69
较大科(含11~30种) 3 5.17 19 11.59 50 20.66
中等科(含6~10种) 5 8.62 26 15.85 36 14.88
寡种科(含2~5种) 19 32.76 43 26.22 60 24.79
单种科(仅含1种) 29 50.00 29 17.68 29 11.98
合计 58 100.00 164 100.00 242 100.00

2.1.2 属的组成分析

根据各属所包含物种的数量,将长江安庆段滩涂湿地统计到的164属维管植物划分为5个等级[28]:大属(含20种以上)、较大属(含10~19种)、中等属(含6~9种)、寡种属(含2~5种)和单种属(仅含1种)(表5)。在164属维管植物中,无含20种以上的大属;只有含有13种的莎草属(Cyperus)(较大属)和含6种的蒿属(Artemisia)(中等属);有36个含2~5种的寡种属,如野豌豆属(Vicia)、蔊菜属(Rorippa)、鬼针草属(Bidens)、大戟属(Euphorbia)、珍珠菜属(Lysimachia)和苋属(Amaranthus)等,物种数总计98种,占物种总数的40.50%;单种属有126个,占总属数的76.83%。综合而言,长江安庆段滩涂湿地维管植物在属的组成方面以含2~5种的寡种属和仅含1种的单种属为优势属,两者共占总属数的98.78%;物种组成也以上两种属为主,两者共占物种总数的92.15%。
表5 长江安庆段滩涂湿地维管植物属的组成

Table 5 Genera composition of vascular plant in the Mudflat Wetlands of Anqing Section of Yangtze River

级别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大属(含20种以上) 0 0.00 0 0.00
较大属(含10~19种) 1 0.06 13 5.37
中等属(含6~9种) 1 0.06 6 2.48
寡种属(含2~5种) 36 21.95 98 40.50
单种属(仅含1种) 126 76.83 125 51.65
合计 164 100.00 242 100.00

2.2 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长江安庆段滩涂湿地维管植物科的地理成分共划分为5种类型及其1种变型(表6)。以世界分布型为主,总计37科,占总科数的66.07%,其中莎草科、蓼科、禾本科、茜草科、唇形科、蔷薇科和桑科等是世界分布的较大科[29]。热带分布(2~7型)的科总计12科,占总科数的21.43%,其中主要包括大戟科、鸭跖草科、马鞭草科和锦葵科等;温带分布科(8~14类型)共有7科,主要为北温带分布,占总科数的12.5%,包括牻牛儿苗科、杨柳科、柏科和木贼科等。由此可见,长江安庆段滩涂湿地维管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具有明显的热带区系性质,同时也具有向温带过渡的趋势。
表6 长江安庆段滩涂湿地植物科与属的分布区类型

Table 6 Distribution area types of plant families and genera in the mudflat wetlands of the Anqing sec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分布区类型 科数
/科
占比
/%
属数
/属
占比
/%
1世界分布 39 66.24 39 23.78
2泛热带分布 11 19.97 44 26.83
3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断分布 1 1.72 3 1.83
4旧世界热带分布 0 0.00 9 5.49
5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 0 0.00 3 1.83
6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 0 0.00 2 1.22
7-1热带亚洲(印度-马来西亚)分布 0 0.00 3 1.83
7-4越南(或中南半岛)至华南或西南分布 0 0.00 1 0.60
8北温带分布 2 3.45 36 21.95
8-4北温带和南温带间断分布 5 8.62 2 1.22
9东亚及北美间分布 0 0.00 4 2.44
10旧世界温带分布 0 0.00 12 7.32
10-1地中海区至西亚(或中亚)和东亚间断分布 0 0.00 1 0.60
11温带亚洲分布 0 0.00 1 0.60
14东亚分布 0 0.00 2 1.22
14-2中国-日本 0 0.00 1 0.60
15中国特有 0 0.00 1 0.60
合计 58 100.00 164 100.00
一般而言,属于同一属的物种往往具有相近的亲缘关系和相似的进化趋势,因此属比科更能反映出植物在进化过程中的分化情况和地区性特征。统计结果表明,除了中亚分布和地中海分布类型外,其他13个分布区类型在长江安庆段都有分布(表6)。其中,世界分布有39属,占总属数的23.78%;热带分布(2~7型)共有65属,占总属数的39.63%,其中泛热带分布的属最多,总计44属,占热带分布属的67.69%;温带分布的属共有60属,占总属数的36.59%,其中又以北温带分布的属最多,总计36属,占温带分布属的60%。此外,还有1个中国特有分布的属,即虾须草属(Sheareria)。综合而言,长江安庆段滩涂湿地维管植物属的区系成分中热带成分大于温带成分,且泛热带分布和北温带分布类型的属占据明显优势。该区域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也具有明显的热带区系性质,但同时也具有向温带分布过渡的趋势。

2.3 维管植物生活型及生态型

植物的生活型是指不同植物长期适应相同的自然环境而形成的稳定形态结构特征,是生物在自然环境中趋同进化的表现[30]。按照植物生活型来划分,长江安庆段滩涂湿地中草本植物占主导优势,其中一年或两年生草本植物有187种,占总物种数的76.27%(图2),主要有龙葵(Solanum nigrum)、苦蘵(Physalis angulata)、蛇床(Cnidium monnieri)、鹅观草(Elymus kamoji)和小巢菜(Vicia hirsute)等;多年生草本植物有32种,占总物种数的13.22%,常见植物有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l)、荻(Miscanthus sacchariflorus)和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等;藤本植物次之,共有12种,常见植物有葎草(Humulus scandens)、鸡屎藤(Paederia foetida)、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和乌蔹莓(Causonis japonica)等;乔木和灌木分别各有8种和3种,有旱柳、桑(Morus alba)和构(Broussonetia papyrifera)等。
图2 长江安庆段滩涂湿地植物的生活型谱

Fig.2 Life form spectrum of plants in the mudflat wetland of Anqing section of Yangtze River

按照植物对水分的适应生活方式,将长江安庆段滩涂湿地的维管植物划分为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两大类。陆生植物分为中生植物、湿生植物两类;水生植物又可分为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包括自由浮叶植物和根生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调查结果显示,长江安庆段滩涂湿地植物共有陆生植物230种,其中湿生植物155种,中生植物75种,分别占总物种数的64.05%和30.99%(图3)。水生植物共有12种,其中挺水植物有3种,浮叶植物有7种,沉水植物有2种,分别占0.83%、2.89%和1.24%。典型的挺水植物有菖蒲(Acorus calamus)、水烛(Typha angustifolia)和香蒲(Typha orientalis);浮叶植物主要有凤眼蓝(Eichhornia crassipes)、细果野菱(Trapa incise)、水鳖(Hydrocharis dubia)、荇菜(Nymphoides peltata)、满江红(Azolla pinnata)和槐叶蘋(Salvinia natans)等;沉水植物主要有光叶眼子菜(Potamogeton lucens)和眼子菜(Potamogeton distinctus);常见的湿生植物有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荻、灰化薹草(Carex cinerascens)、酸模叶蓼(Persicaria lapathifolia)、稗(Echinochloa crus-galli)、看麦娘(Alopecurus aequalis)、鳢肠(Eclipta prostrate)、蒌蒿(Artemisia selengensis)等。中生植物有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as)、野老鹳草(Geranium carolinianum)、小蓬草(Erigeron Canadensis)和苍耳(Xanthium strumarium)等。这些中生和湿生植物大多带状成片分布于各滩涂地,是构成滩涂湿地的植物主体。
图3 长江安庆段滩涂湿地植物的生态类型

Fig.3 Ecotypes of plants in the mudflat wetland of Anqing section of Yangtze River

2.4 重点保护野生维管束植物及外来入侵物种

2.4.1 重点保护物种

根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长江安庆段滩涂湿地国家Ⅱ级保护植物有2种,分别为野大豆(Glycine soja)和细果野菱,均为野生种。但野大豆和细果野菱的野外生境经常存在人为干扰,应该加强对这类植物的保护宣传,减少人为破坏。

2.4.2 外来入侵物种

长江安庆段滩涂湿地外来入侵物种共调查到31种,隶属于16个科。按照《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名录》[31],将其划分为7个等级。1级为恶性入侵类,2级为严重入侵类,3级为局部入侵类,4级为一般入侵类,5级为有待观察类,6级为建议排除类,7级为中国国产类。其中,1级入侵物种有7种,2级入侵物种有10种,3级入侵物种有6种,4级入侵物种有8种(表7)。从入侵植物名录可以得出,在长江安庆段流域内的9处滩涂湿地中,有12种入侵植物在半数以上的调查样点有分布,占总入侵物种的38.71%,说明长江安庆段滩涂湿地的外来入侵植物入侵现象十分严重,对此应高度重视。
表7 长江安庆段滩涂湿地入侵植物名录

Table 7 List of invasion plants in mudflat wetlands of Anqing sec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科名 种名 拉丁名 入侵等级 原产地 频度
菊科 鬼针草 Bidens pilosa 1 美洲 3
雨久花科 凤眼蓝 Eichhornia crassipes 1 巴西 4
菊科 加拿大一枝黄花 Solidago canadensis 1 北美洲 4
菊科 小蓬草 Erigeron canadensis 1 北美洲 9
菊科 一年蓬 Erigeron annuus 1 北美洲 3
苋科 刺苋 Amaranthus spinosus 1 热带美洲 2
苋科 喜旱莲子草 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1 巴西 9
车前科 北美车前 Plantago virginica 2 北美洲 2
豆科 田菁 Sesbania cannabina 2 大洋洲至太平洋岛屿 2
禾本科 野燕麦 Avena fatua 2 欧洲南部和地中海沿岸 5
牻牛儿苗科 野老鹳草 Geranium carolinianum 2 北美洲 7
伞形科 野胡萝卜 Daucus carota 2 欧洲 2
商陆科 垂序商陆 Phytolacca americana 2 北美洲 2
苋科 绿穗苋 Amaranthus hybridus 2 美洲 2
苋科 皱果苋 Amaranthus viridis 2 南美洲 3
旋花科 牵牛 Ipomoea nil 2 南美洲 3
旋花科 三裂叶薯 Ipomoea triloba 2 西印度群岛 2
大戟科 斑地锦 Euphorbia maculata 3 北美洲 4
槐叶苹科 槐叶蘋 Salvinia natans 3 热带亚洲 5
菊科 春飞蓬 Erigeron philadelphicus 3 北美洲 1
茄科 苦蘵 Physalis angulata 3 南美洲 4
石竹科 球序卷耳 Cerastium glomeratum 3 欧洲 5
玄参科 阿拉伯婆婆纳 Veronica persica 3 西亚 5
豆科 南苜蓿 Medicago polymorpha 4 北非、西亚、南欧 6
豆科 印度草木樨 Melilotus indicus 4 南亚、中亚至南欧 4
菊科 苦苣菜 Sonchus oleraceus 4 欧洲和地中海沿岸 4
菊科 鳢肠 Eclipta prostrata 4 美洲 7
伞形科 细叶旱芹 Cyclospermum leptophyllum 4 南美洲 1
莎草科 香附子 Cyperus rotundus 4 可能是印度 5
玄参科 婆婆纳 Veronica polita 4 西亚 6
玄参科 直立婆婆纳 Veronica arvensis 4 南欧和西亚 5

注:频度为该物种在9条样线中出现的次数。

3 讨论

湿地维管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及其群落结构与组成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性发挥具有重要影响[32-33]。从调查结果看,长江安庆段滩涂湿地维管植物种丰富多样。本次调查长江安庆段滩涂湿地维管植物共有58科164属242种维管植物,科、属和种数量分别占安徽湿地植物资源的61.05%(95科)、54.13%(303属)和35.48%(682种)[34]。从科和属的组成来看,长江安庆段滩涂湿地含1种的单种科有27科,占总科数的48.21%;含2~5个种的寡种科有19科,占总科数的33.93%,单种科和寡种科占总科数的比例达82.14%。单种属有126个,占总属数的76.83%,含2~5种的寡种属有36个,占总属数的21.95%,单种属和寡种属合计占总属数的98.78%,体现了科级和属级的多样性。总体而言,长江安庆段滩涂湿地内的植物物种丰富多样,植被覆盖率高,这不仅利于改善长江水体环境质量[35-36],同时也为产黏性卵鱼类提供了良好的产卵场和索饵场[37]。对于长江安庆段鱼类资源增长和恢复,尤其是适合长江江豚捕食对象的小型鱼类繁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不仅满足了长江江豚生存对水体水质的要求,同时也保证了长江江豚饵料的持续供应。良好的自然生境不仅有利于沿岸植物的定居和繁殖,也为长江江豚及其饵料(鱼类)的栖息提供水文和水生态环境。
植物的科作为植物区系中高级分区的指标,不仅可以反映在一定区域区系的总特征,还能够提供区系起源和区系间的区别与联系,此外,植物科作为植物分类等级的高级单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物种间的亲缘关系[38]。在长江安庆段滩涂湿地的58科维管植物中,有12科具有热带性质,占总科数的20.69%;北温带分布的有7科,占总科数的12.07%;其他为世界分布。这一特点表明该区域植物科的分布类型具有明显的热带性质,同时与温带性质的科存在紧密的联系,这与本研究区所处的海拔、经纬度和气候带符合。
从分类学和地理学方面来看,属比科更能反映植物在进化过程中的分化变异情况和某一地区植物的地区性特征[39-40]。植物属的区系分析表明,该地区植物属区系的地理成分复杂多样,分布区类型多样且联系广泛,有17个类型(包括亚型)。在这些类型中,北温带分布的有56属,而热带分布的有65属,分别占总属数的34.14%和39.63%,由此可见,热带和温带成分在本区域植物区系中占主要地位,此外,广布分布有39属,占总属数的23.78%,为该区第三大类分布类型。以上3种分布类型的物种占物种总数的72.56%,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或许是研究区处于长江与淮河之间,气候上是北亚热带和北温带的过渡区域,且该区域水资源丰沛,植物面对水环境所带来气候影响较小,因而表现出广布分布,同时又有热带成分和温带成分均衡分布的特点,这也再次反映了植物属符合安徽省植物区系的一般分布规律[41]。综合而言,从区系组成上来看,长江安庆段滩涂湿地植物表现出广布种占最大比重的普遍规律,具有明显的隐域性。此外,热带成分和温带成分均衡分布的特点,又表明有热带和温带双重性质。
值得注意的是,长江安庆段滩涂湿地中仅有12种水生植物,且其包括的挺水植物、漂浮植物和沉水植物的物种数量都少于10种,这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北省洪湖湿地[42]、安徽省升金湖湿地[43]和江苏省南京市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33]维管植物组成情况类似。此外,该区域外来入侵物种有31种,占总物种数的12.81%。外来入侵物种数量占比较高一方面可以通过化感作用直接抑制乡土植物的生长[44];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快速无性生殖而形成大面积紧密覆盖层,侵占乡土植物的生存空间,进而降低该地的生物多样性[45]。与此同时,为了有效防治日本血吸虫而大量在沿岸栽种人工林以及航运护岸工程建设等活动造成滩涂自然植被被毁坏,进一步降低了滩涂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以上说明长江安庆段滩涂湿地生境受到较强的人为干扰,这些都不利于鱼类产卵,对江豚分布和觅食造成间接的负面影响。
做好长江安庆段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对于加强安徽省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建议今后应及时种植乡土湿生植物以恢复滩涂原生植被,同时对严重入侵的植物进行人工清除。此外,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应兼顾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遵循自然的生态规律,减少人为干扰对湿地植物的影响,并重点加强滩涂湿地植被保护以及监测与评估江豚栖息地的环境变化情况。

4 结论

长江安庆段滩涂湿地维管植物丰富多样,有58科164属242种维管植物,其中,被子植物以51科156属234种占绝对优势,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起着关键作用。在生活型方面,草本植物占据绝对优势地位,藤本植物次之,乔木和灌木最少。同时,该区域存在水生植物种类较少、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稀少、特有种匮乏以及外来入侵物种呈现扩散趋势的特点。在分布区类型上,表现为广布种占比最大的湿地植被普遍规律,同时也表现出了明显的隐域性和具有热带和温带双重性质。
未来在长江安庆段滩涂湿地,除了进一步加强对湿地的保护力度,还可以通过改善植物生长环境、直接种植及土壤种子库引入等措施,对湿地中的湿生和水生植物进行生态恢复,以确保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和长江江豚栖息地的可持续性。
[1]
齐睿, 王春平, 李子豪, 等. 不同积水生境对河南黄河湿地植物多样性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21, 41(21): 8578-8588.

[2]
张琳, 宋创业, 袁伟影, 等. 基于地面调查的植被生态质量综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J]. 生态学报, 2023, 43(1): 128-139.

[3]
丁放. 利用遥感技术测定鄱阳湖大湖池草上产卵鱼类产卵场的研究[D]. 上海: 上海海洋大学, 2018.

[4]
曹子祯, 柴硕, 孙浩, 等. 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维管植物多样性[J]. 湿地科学, 2020, 18(1): 101-109.

[5]
张莉, 余松, 王云亮, 等. 长广溪国家湿地公园维管植物资源调查与区系分析[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23, 42(7): 107-112.

[6]
高安利, 周开亚. 中国水域江豚外形的地理变异和江豚的三亚种[J]. 兽类学报, 1995(02): 81-92.

[7]
MEI Z G, ZHANG X Q, HUANG S L, et al. The Yangtze finless porpoise: On an accelerating path to extinction?[J].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2014, 172: 117-123.

[8]
HUANG J, MEI Z, CHEN M, et al. Population survey show-ing hope for population recovery of the critically endan-gered Yangtze finless porpoise[J].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2020, 241: 108315.

[9]
ZHAO X, WANG D, TUEVEY S T, et 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Yangtze finless porpoises in the Yangtze River: implications for reserve management[J]. Animal conservation, 2013, 16(5): 509-518.

[10]
马建华. 安庆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江豚资源现状及保护建议[J]. 水产养殖, 2022, 43(11): 18-23.

[11]
张晓可, 于道平, 王慧丽, 等. 长江安庆段江豚主要栖息地鱼类群落结构[J]. 生态学报, 2016, 36(7): 1832-1839.

[12]
连玉喜, 杨晓鸽, 万安, 等. 安庆西江长江江豚饵料鱼资源评估[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 27(5): 1051-1060.

[13]
张晓可, 刘凯, 万安, 等. 安庆西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江豚生存状况评估[J]. 水生生物学报, 2018, 42(2): 392-399.

[14]
朱宗波. 长江安庆段岸线固化对鱼类等水生生物群落影响研究[D]. 上海: 上海海洋大学, 2021.

[15]
陈敏敏, 张康, 张平, 等. 长江安庆段航道整治对长江江豚数量和分布的时空影响[J]. 生态学报, 2023, 43(10): 4242-4249.

[16]
韩祎, 王致维, 胡淼, 等. 安庆长江江豚保护区江段河漫滩生境演变[J].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2022, 53(S1): 79-84.

[17]
赵凯. 安庆野生动物[M]. 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22.

[18]
叶鹏程, 赵晓, 陈慧, 等. 江苏省灌南县陆生维管植物多样性及区系特征分析[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21, 40(6): 78-84.

[19]
方精云, 王襄平, 沈泽昊, 等. 植物群落清查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规范[J]. 生物多样性, 2009, 17(6): 533-548.

[20]
安徽植物志协作组. 安徽植物志[M]. 合肥: 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年.

[21]
吴征镒. 《世界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系统》的修订[J]. 云南植物研究, 2003, 25(5): 535-538.

[22]
吴征镒. 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J]. 云南植物研究, 1991, 13(S4): 1-139.

[23]
臧得奎. 中国蕨类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 1998, 18(3): 148-154.

[24]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EB/OL]. 2021-09-08.

[25]
芮振宇, 钟耀华, 刘姚, 等. 安徽省外来植物入侵状况分析[J]. 生物安全学报, 2020, 29(1): 59-68.

[26]
闫小玲, 刘全儒, 寿海洋, 等. 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的等级划分与地理分布格局分析[J]. 生物多样性, 2014, 22(5): 667-676.

[27]
赵京东, 旭日, 图雅, 等. 吉林省查干湖地区植物资源及区系特征[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23, 42(7): 113-120.

[28]
刘政, 李颖, 朱培, 等. 浙江省长兴县湿地维管植物多样性及区系[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0, 37(3): 465-471.

[29]
黄磊, 张秀华, 郭华, 等. 福建长汀汀江国家湿地公园维管植物的组成和地理成分[J]. 湿地科学, 2024, 22(1): 88-97.

[30]
高芳磊, 张冬杰, 梁江涛, 等. 山东省33座国家湿地公园的外来植物现状研究[J]. 湿地科学, 2024, 22(1): 98-105.

[31]
马金双, 李惠茹. 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名录[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

[32]
ZHANG Y, WANG R, KAPLAN D, et al. Which components of plant diversity are most correlated with ecosystem properties? A case study in a restored wetland in northern China[J].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15, 49: 228-236.

[33]
王丹丹, 王艳梅, 王丹, 等. 江苏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的维管植物物种组成与群丛特征[J]. 湿地科学, 2024, 22(1): 106-119.

[34]
刘坤, 戴俊贤, 唐成丰, 等. 安徽湿地维管植物多样性及植被分类系统[J]. 生态学报, 2014, 34(19): 5434-5444.

[35]
NISBET T R. The role of forest management in controlling diffuse pollution in UK forestry[J].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2001, 143(1): 215-226.

[36]
SULLIVAN T J, MOORE J A, Thomas D R, et al. Efficacy of vegetated buffers in preventing transport of fecal coli form bacteria from pasture lands[J].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7, 40(6): 958-965.

[37]
KIMURA S, AKAMATSU T, LI S H, et al. Seasonal changes in the local distribution of Yangtze finless porpoises related to fish presence[J]. Marine mammal science, 2012, 28(2): 308-324.

[38]
李杰, 黄学文, 王新城, 等. 内蒙古额尔古纳国家湿地公园中种子植物科和属的区系分析[J]. 湿地科学, 2023, 21(2): 186-196.

[39]
张益红, 铁军. 漳泽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维管植物区系分析[J]. 湿地科学, 2021, 19(6): 702-714.

[40]
赵敬钊, 罗德义, 汪传华, 等. 湄江湖及其上游湿地中维管植物的物种组成和地理成分分析[J]. 湿地科学, 2023, 21(2): 157-167.

[41]
吴诚和. 安徽植物区系的探讨[J]. 植物学报(英文版), 1982, 24(5): 468-476.

[42]
厉恩华, 杨超, 蔡晓斌, 等. 洪湖湿地植物多样性与保护对策[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21, 30(3): 623-635.

[43]
汪芳琳, 宋火保, 王风芹. 升金湖湿地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对策研究[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22(4): 120-124.

[44]
单春燕, 陈志远, 王柳洁, 等. 入侵植物三叶鬼针草对4种果树叶片浸提液的化感及其自感响应[J]. 西北农业学报, 2023, 32(11): 1736-1744.

[45]
王艺菲, 周建云, 李荣, 等. 西咸新区种子植物多样性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24, 39(1): 88-94.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