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和摄食功能群研究

展开
  • 东北林业大学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东北林业大学奥林学院;黑龙江宝清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网络出版日期: 2021-12-15

基金资助

黑龙江省部级科研项目(20309)资助

摘要

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和实验区的河流、湖泡和沼泽中,各设置了6个采样点,于2017年5月10日、7月10日和9月10日,在各采样点,采集大型底栖动物样品,对大型底栖动物样品进行物种鉴定,研究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结构和多样性,划分了大型底栖动物的摄食功能群。研究结果表明,在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个采样点,共记录大型底栖动物14目32科66种;5月(春季)和9月(秋季)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数量和密度都大于7月(夏季),5月和9月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都大于7月;赤豆螺(Bithynia fuchsiana)和凸旋螺(Gyraulus convexiusculus)在5月、7月和9月都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优势物种;可以将该保护区的大型底栖动物划分为捕食者、直接集食者、过滤收集者、刮食者、撕食者和杂食者6种摄食功能群,刮食者为优势摄食功能群。

本文引用格式

明霄阳, 柴一涵, 马瑞富, 孟瑶, 田紫金, 刘曼红 . 2017年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和摄食功能群研究[J]. 湿地科学, 2021 , 19(06) : 673 -681 . DO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21.06.004

Options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