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水体中纤维状微塑料的污染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展开
  • 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云南省高原地理过程与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高原湖泊生态与治理研究院

网络出版日期: 2022-08-15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866033); 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202101AT070049)资助

摘要

于2019年4月6日至11日,在滇池中的14个采样点,在水体的0~30 cm深度层,利用浅水Ⅱ型浮游生物网,采集水样;在实验室中,利用显微镜和拉曼光谱仪器,分别对微塑料进行了镜检和鉴定;分析滇池水体中纤维状微塑料的物理特征和化学成分,探讨纤维状微塑料的主要污染来源。研究结果表明,在滇池14个采样点的表层水体中,纤维状微塑料的丰度变化在14.7~269.4个/m~3之间,平均丰度为91.2个/m~3;湖心区域采样点水体中纤维状微塑料的丰度大于湖岸区域的采样点;透明色的纤维状微塑料数量所占比例(60.3%)最大,蓝色、白色、黑色、红色和其它颜色纤维状微塑料数量所占比例依次减小;尺寸小于1 mm和3mm≤尺寸<5mm的纤维状微塑料数量所占比例分别为64.70%和5.34%;纤维状微塑料的主要成分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所占比例为53.1%,其它成分所占比例依次为被染色的微塑料、纤维、聚丙烯(polypropylene,PP)、低密度聚乙烯(low density polyethylene,LDPE)、聚氨基甲酸乙酯(Polyurethane,PU);滇池水体中纤维状微塑料的主要来源可能是纺织品和渔网等。

关键词: 微塑料; 纤维; 来源; 滇池

本文引用格式

李大凤, 邓春暖, 张权, 张浩, 李宏溪, 袁志伟, 段立曾 . 滇池水体中纤维状微塑料的污染特征及其来源分析[J]. 湿地科学, 2022 , 20(04) : 529 -536 . DO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22.04.009

Options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