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花米草入侵对黄河三角洲湿地土壤汞及甲基汞的影响

展开
  • 吉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沈阳大学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网络出版日期: 2024-04-24

基金资助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505901); 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20KFJJ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085)资助

摘要

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入侵已成为中国滨海湿地面临的严重问题,但是互花米草入侵是否会改变河口湿地汞甲基化过程的研究较少。于2019年7月5日至7月11日,采集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碱蓬湿地、柽柳湿地、光滩及不同入侵年限互花米草湿地(入侵5 a、7 a、10 a、15 a和20 a)的土壤样品,对比分析互花米草湿地与其他采样地土壤中全汞和甲基汞的含量差异,探究互花米草入侵影响下甲基汞含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互花米草湿地土壤中全汞质量比平均值为75.74μg/kg,显著小于其他采样地;互花米草湿地土壤中甲基汞质量比平均值为4.19μg/kg,甲基汞占全汞比例的平均值为6.16%,大于其他采样地,互花米草具有较高的汞甲基化潜力;随着入侵年限增加,互花米草湿地土壤中全汞含量减小,而甲基汞含量和甲基化率总体上增大;所有采样地土壤中全汞含量与铁元素含量显著正相关,互花米草湿地土壤中甲基汞含量与全硫含量显著正相关,硫元素含量是影响互花米草湿地土壤中甲基化的重要因子。

本文引用格式

靳宏彪, 郑美洁, 张仲胜, 武海涛 . 互花米草入侵对黄河三角洲湿地土壤汞及甲基汞的影响[J]. 湿地科学, 2024 , 22(03) : 376 -386 . DO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24.03.006

Options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