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鱼类完整性指数的牡丹江及其支流健康状况评价

展开
  • 国家农业科学渔业资源环境抚远观测试验站;农业农村部黑龙江流域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营口增殖实验站

网络出版日期: 2024-01-04

基金资助

农业财政专项项目“东北地区重点水域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2023TD07); 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金项目(LBH-Q21200)资助

摘要

于2021年5月和10月,对牡丹江及其支流中的鱼类开展了调查,以鱼类作为指示物种,筛选出中下层鱼类物种数量所占比例(指标M10)、植食性鱼类种群数量所占比例(指标M13)和敏感性鱼类物种数量所占比例(指标M20)作为鱼类完整性指标,构建了鱼类完整性指数评价体系,评价了牡丹江及其支流的健康状况。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期间,在牡丹江及其支流中,分布着7目13科37属49种鱼类,其中,鲫(Carassius auratus)、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和鲇(Silurus asotus)等15种物种为优势物种;牡丹江干流上游的少数江段(兰岗镇江段)、宁江市以南的绝大多数干流江段(土城子乡江段、大孤山江段、老孤砬子江段和林江村江段)处于健康状态;上游的多数江段(依兰镇江段、三道通镇江段)和牡丹江支流蛤蟆河处于亚健康状态;牡丹江干流中游的江段(三道河子镇江段、二道河子镇江段、铁岭镇江段)和牡丹江支流海浪河的健康状况一般;牡丹江支流铁岭河、双河和北安河的健康状况差。建议严格控制污染牡丹江及其支流水体的污染源,加大对生活污水和企业废水排放的监管力度,使牡丹江及其支流的水环境恢复健康;禁止开发和利用鱼类产卵场所在江段的水资源;采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旅游开发模式,避免旅游业污染和破坏牡丹江及其支流的水环境。

本文引用格式

金洪宇, 李雷, 张泽鹏, 马波 . 基于鱼类完整性指数的牡丹江及其支流健康状况评价[J]. 湿地科学, 2024 , 22(01) : 129 -138 . DO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24.01.014

Options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