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视角下福建省土地利用碳排放生态与经济耦合发展

展开
  • 福建师范大学文化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

网络出版日期: 2024-06-25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1261、42101297)

摘要

以福建省为研究区域,基于武汉大学CLCD土地利用数据集,通过对福建省主要碳源、碳汇用地的碳排放(吸收)量测算,从碳排放经济贡献系数、生态承载系数以及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分析,探索福建省土地利用碳排放量的空间分异,并以此为基础对福建省进行碳平衡分区及提出优化对策。结果表明:1)2010—2020年,福建省碳吸收量无明显变化,碳排放总量呈波动上升态势,总体呈现净碳源。从空间分布上来看,碳排放空间分布格局明显,总体呈现东高西低的特征。2)研究期间,碳收支基尼系数均大于0.4警戒线,碳收支分配区域差异较大。3)福建省碳排放生态承载存在明显空间差异,呈西高东低的特征,而碳排放经济贡献却不存在较为明显的空间差异,碳排放生态承载与经济贡献耦合协调度平均值逐渐降低。4)为了能更好地实现土地利用向低碳方向发展,将福建省9个设区市以碳排放生态承载和经济贡献为指标进行分区,并提出协同减排相应对策。

本文引用格式

张敏, 伍世代, 叶尚钰, 王佳韡, 盛敏, 李向哲 . 低碳视角下福建省土地利用碳排放生态与经济耦合发展[J].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3 , 18(03) : 11 -18 . DOI: 10.19687/j.cnki.1673-7105.2023.03.002

Options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