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杨晓辉, 罗微, 陈华文, 林继富, 王敏, 朱鹤, 康丽, 周建明, 孙业红, 葛磊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文化资源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走过二十余年,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经验。当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正经历从“抢救性保护”转向“系统性保护”的新阶段,并呈现出一些新特征。本次访谈邀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就保护体系构建、保护创新模式、保护传承路径等话题展开对话。综合各位专家的主要观点,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保护与传承弘扬需要重视如下方面:(1)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环境的关系,以文化生态保护区为特色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实践,构筑以人为本的保护体系;(2)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纽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与当代各族人民的生活相连接,要通过多方力量助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3)科技、旅游在不同层次上赋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但需要注意遗产保护的核心出发点,利用好科技手段,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验设施体系建设,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助力乡村振兴和城市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