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Norbert J. NGOWI
    资源与生态学报.
    录用日期: 2023-06-15
    Low efficiency of earth kilns used in the carbonising process of wood to make charcoal has been reported as one of the sources of increasing charcoal wastes in the global south. However, the potential link and approaches of converting charcoal wastes-to-valuable energy and for the environmental health is not well known in Africa. Promoting local community capacity engagement in the production and reutilisation of recycled charcoal wastes at the households’ level is one of important measures to maintain environmental services for sustainability since households make decisions on the type of energy used.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pproach of converting charcoal wastes to fuel energy for rural households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 in Kilosa District, Tanzania. To achieve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the primary data were collected through interviews held with 298 randomly selected households, Focus Group Discussions and observations. IBM SPSS statistics version 20 Cross tab tools were used in the data analysis.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conversion of charcoal wastes-to-fuel energy approach used in this research demonstrates the ability of recyclable briquettes made from the locally available charcoal pollutants collected at different stages from earth kilns, to selling centers, improves tree harvest behaviour, adds another fuel energy source through reutilisation, and ultimate reduces pollution at the local level. Thus, the study provides a basis for policymakers to adopt charcoal wastes recycling strategies to address matters related to energy and ultimately enhances environmental health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anzania and beyond.
  • JOSHI Nabin Raj, JOSHI Rajeev, MISHRA Jay Raj
    资源与生态学报.
    录用日期: 2023-06-15
    Urban trees are valuable resources for urban areas as they have the capacity to reduce ambient temperatures, mitigate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s and reduce runoff of rainwater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mitigating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by reducing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CO2). It also helps to reduce aerial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add visual appeal to the urban landscape sequestrating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carbon from ambient atmospheric CO2. Carbon storage by urban trees in the ring road area of the Kathmandu Valley was quantified to assess the magnitude and role of urban forests in relation to mitigate the impact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A total of 40 sample plots were placed randomly for the detailed carbon assessment. Aboveground and belowground carbon pools were considered in the detailed assessment. Furthermore, quality assurance (QA) and quality control (QC) were maintained through regular monitoring and capacity building of the field crews while collecting the bio-physical data. The assessment recorded a total of 33 different species of plants in the avenue’s plantation sites in ring road. The mean seedling, sapling, and tree density was found to be 2149585 and 185 per hectare. The mean carbon stock per hectare in the avenue plantation of the ring road area was 24.03 tC ha1 and the existing total carbon stock was 7785.72 tC in 2021. Likewise, the total baseline carbon dioxide equivalent (tCO2e) in the avenue plantation was found to be 28573.60 tCO2e. The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from the transport sector in the ring road area in a full movement scenario was 312888.00 tCO2e per annum, while the net emissions was 42547 tCO2e. There was a deficit of carbon dioxide in terms of stock by avenue plantations of 14000.8 tCO2e.This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existing urban forest plantation is unable to sequestrate or offset the carbon dioxide that is emitted through the transportation sector. Consequently, open spaces like riverbanks and any other public lands, in which urban forests could be developed has to be planned for the green infrastructure and plantation of the multipurpose trees. The distinct values of forests in and around urban areas have to be recognized in the specific policies and plans for the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urban and peri-urban forests to meet the adverse impact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In addition, this study provides insights for decision-maker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role of urban forests and make sustainable management plans for urban forests in the cities like in Kathmandu Valley.
  • 欧定华, 吴能君, 李媛茜, 马 晴, 郑思源, 李诗琪, 余东芮, 唐浩伦, 高雪松,
    资源与生态学报.
    录用日期: 2022-03-30
    科学识别生态空间、合理预测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变化趋势,是构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格局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目前,生态空间识别、功能分区和格局重构大多数以当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结构信息为参照,忽略了生态系统服务综合功能和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时空动态性,对未来生态空间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模拟不重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空间保护格局构建的合理性。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动态变化特征的生态空间划定方法,实现了邛崃市生态空间范围识别,解决了当前研究忽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动态性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研究还应用Markov-CA模型,集成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变化特征,实现了2025年邛崃市生态空间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变化模拟,为生态空间变化模拟寻找到了合适的方法,也为合理构建生态空间保护格局提供了基础支撑。研究发现邛崃市生态系统服务综合功能量及其年际变化率呈现出明显的动态性,这一发现证实我们在识别生态空间时考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动态特性的必要性。应用本文提出的生态空间识别方法确定邛崃市生态空间面积为98307 ha,与地方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中确定的相应生态空间范围基本一致,证实了立足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动态特性的生态空间划定方法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还表明:20032019年,邛崃市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表现出较强的非平稳性,这说明我们应当在生态空间保护格局构建中充分考虑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动态性对未来生态空间功能格局的影响。Markov-CA模型高精度实现了邛崃市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变化模拟,Kappa系数达到0.95以上,说明应用该模型模拟未来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格局是可行的。模拟结果显示,20192025年,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非平稳性影响,邛崃市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仍将发生相互转换,预计到2025年,生态空间仍然会保持初级产品生产、气候调节、水文调节三大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但面积将会发生变化,分别为32793 ha52490 ha13024 ha。研究可以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生态功能分区和生态空间保护格局构建提供科学参考。
  • WU Bin, ZHANG Wenzhu, TIAN Yichao, LIANG Mingzhong, XU Jun, GU Guanhai
    资源与生态学报.
    录用日期: 2022-02-28
    Abstract: By studying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carbon storage of the mangrove island ecosystem in the 
    Beibu Gulf, this study provides a scientific basis for mangrov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in the coastal areas of 
    Guangxi, South China Sea. On the basis of th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remote sensing images and a sample plot 
    survey, the object-oriented multi-scale segmentation algorithm is used to extract the mangrove community type information, and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is conducted to analyse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ngrove 
    community. The carbon storage and carbon density of different mangrove ecosystems were obtained based on the 
    allometric growth equation of mangrove plants. The analysis yielded four main results. (1) The island group covers 
    about 27.10 ha, 41.32% (11.20 ha) of which represents mangrove areas. The mangrove forest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tidal flats around the islands. (2) The main mangrove types were Aegiceras corniculatum, Kandelia obovata + 
    Aegiceras corniculatum, Avicennia marina + Aegiceras corniculatum and Avicennia marina communities. (3) 
    Amongst the mangrove plants, Avicennia marina had the highest biomass (18.52 kg plant–1), followed by Kandelia 
    obovata (7.84 kg plant–1) and Aegiceras corniculatum (3.85 kg plant–1). (4) The mangrove carbon density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Kandelia obovata had the highest carbon density (148.03 t ha–1), followed by Avicennia marina
    (104.79 t ha–1) and Aegiceras corniculatum (99.24 t ha–1). The carbon storage of the mangrove island ecosystem 
    was 1194.70 t, which was higher than in other areas with the same latitude. The carbon sequestration capacity of 
    the mangrove was relatively strong.
  • 理论探索
    李宇航, 徐志伟, 刘燕华, 张玉虎, 孙福宝
    地理学报. 2024, 79(10): 2409-2424. doi: 10.11821/dlxb202410001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已经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地理科学领域,AI技术的应用正逐渐深入,为地理大数据与时空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应用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并在多个方面展现出广泛的创新与应用潜力。本文系统梳理了AI在地理科学领域中的发展与应用,详细介绍了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规划系统以及大模型等不同AI技术的发展脉络及其在地理学中的具体应用,分析了AI在地理学应用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对“AI+地理科学”交叉研究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城乡与区域发展
    石敏俊, 孙艺文
    地理学报. 2024, 79(10): 2495-2510. doi: 10.11821/dlxb202410006

    都市圈正在成为支撑国家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参与全球竞争合作的重要空间载体。国际上一般认为都市圈是1 h通勤圈,当前中国都市圈规划同时提出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的目标,希冀建成空间结构清晰、城市功能互补、产业分工协调的现代化都市圈。本文基于城市间投入产出分析,对中国都市圈内部的产业分工与功能协同展开研究。结果表明:① 基于产业分工与功能协同,可以将中国都市圈分为单中心离散结构、核心—边缘结构、边缘拓展结构和多中心网络结构4种类型,多中心网络结构是都市圈空间结构演化的高级阶段;② 中国都市圈的产业链空间网络多数由加工制造品生产环节网络流主导,首都、天津都市圈加工制造品生产环节网络流与同类型都市圈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成都、长株潭和广州都市圈生产性服务环节网络流存在明显提升空间;③ 若要将中国都市圈建设成为功能互补的产业协作圈,关键在于优化产业链空间网络,强化城市间功能协同,促进都市圈内部的空间融合;④ 长株潭、石家庄、成都和武汉等单中心离散结构都市圈应先向核心—边缘结构都市圈演化,南京、杭州等边缘拓展结构都市圈以及天津、深圳、广州和首都等核心—边缘结构都市圈应向多中心网络结构演化。

  • “数字经济与区域文旅高质量发展”专栏
    唐承财, 梅江海, 上官令仪, 郑倩倩, 刘丽梅
    地理科学进展. 2024, 43(10): 1894-1912. doi: 10.18306/dlkxjz.2024.10.001 cstr: 32072.14.dlkxjz.2024.10.001

    新质生产力既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力量,更是文旅产业发展的新动能。文旅产业的新质生产力是破解传统文旅发展困境和增强文旅产业韧性的重要着力点。立足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构建数字文旅研究框架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内涵辨析—研究进展—热点议题”为逻辑主线,从概念辨析、发展脉络、研究热点、研究评述和展望等方面系统归纳和总结了数字文旅研究成果。梳理结果表明:① 学者们从数字技术视角、文旅消费视角和文旅产业化视角界定了数字文旅基本概念,数字文旅对文旅高质量发展和文旅消费体验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② 数字文旅的发展历经三个阶段,即萌芽探索阶段、初步发展阶段、爆发增长阶段,学术研究和产业实践保持了紧密联系;③ 新一代数字技术深刻影响了数字文旅研究内容,基于“主体—客体—媒介”归纳了数字文旅研究成果;④ 数字文旅研究呈现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的发展趋势,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案例研究法是数字文旅研究的主要方法;⑤ 研究区域聚焦于中观和微观尺度,既涉及具体的区域,也涉及具体的文化遗产地或旅游景点。最后从强化理论研究、丰富研究内容、拓展研究区域和创新研究方法几个方面对未来数字文旅研究进行了展望。研究成果有助于丰富数字文旅研究理论体系,促进数字文旅高质量发展和贯彻数字中国战略。

  • 研究论文
    孔凯, 李鹏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10): 2259-2275. doi: 10.31497/zrzyxb.20241001

    特许经营对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系统研究社区特许经营具有重要价值。基于国内外典型实践案例,运用多案例比较等方法,对国家公园社区特许经营实践进行逻辑分析与模式比较。 结果表明:(1)国内外社区特许经营实践逻辑呈现出较高的一致性,其目标逻辑为通过对社区经营赋权以兼顾国家公园保护与社区自主发展,主体逻辑为将与国家公园高度利益相关的社区作为受许人,授予逻辑为非竞争性的定向特许,经营逻辑为多方介入给予帮扶、一级特许与两级特许并存。(2)社区特许经营与非社区特许经营在指导理念、特许目标、特许方式、特许结构和帮扶支持等方面存在明显不同,是一种新的国家公园特许经营模式。基于此,从健全社区特许经营的顶层设计、理顺社区特许经营的管理体制、完善社区特许经营的帮扶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 研究论文
    张引, 楼颖, 舒全峰, 李晟之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10): 2364-2382. doi: 10.31497/zrzyxb.20241007

    采取何种治理模式能够更好地提升自然保护地治理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成效?基于制度分析与发展(IAD)框架,选择大熊猫国家公园内部及周边17个社区,通过问卷调查、半结构化访谈、单因素方差、逐步回归分析,比较统治、分治和共治三种治理模式的社区居民成效感知差异,以及影响社区居民成效感知的其他要素。研究发现:(1)社区居民对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成效感知最为积极,对经济成效感知最为消极;(2)共治模式在三个维度表现最优,统治在生态、社会维度较次优,而分治在经济维度次优;(3)社区居民成效感知还受到地理空间特征、经济社会属性等因素综合影响。各类治理模式都存在其优势与劣势,共同治理也并非是解决所有公共池塘资源问题的“灵丹妙药”。提倡开展因地制宜的自然保护地治理模式选择。研究扩展了IAD框架的应用场景,深化了对自然保护地治理模式的理论认识,为中国自然保护地社区协调提供经验启示。

  • 其他研究论文
    陈诚, 吴柯, 陈江龙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10): 2399-2417. doi: 10.31497/zrzyxb.20241009

    绿色化转型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议题。以农业生产绿色化转型过程的理论分析为基础,运用文献调查、访谈与问卷调查、脱钩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长江经济带农业生产绿色化转型过程和投入品减量增效的趋势。结果表明:2015年以来长江经济带各省(直辖市)连续发布农业绿色发展政策,引导农户施用替代性肥料、开展绿色防控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践,推动化肥农药等投入品的减量化。总体上长江经济带先于其他地区五年左右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零增长和减量化,但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强度仍旧是国际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受复种指数和产出密度的影响,长江下游化肥农药使用强度远高于上游地区,在农业技术创新支持下,产出密度和复种指数与化肥农药使用强度逐步脱钩,但农业生产绿色化转型的持续推进还将面临装备、设施、人力资本投入“飙升”等挑战。

  • 其他研究论文
    黄安, 王燕, 田莉, 刘琳欣儿, 夏菁, 梁印龙, 孙敏轩, 庄元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10): 2450-2470. doi: 10.31497/zrzyxb.20241012

    土地利用系统作为全球碳系统的重要系统之一,在实现全球碳中和的道路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理论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建立了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下的土地利用系统碳效应理论分析框架,提出了治理视角下的土地利用系统碳效应内涵机理,总结梳理了土地利用系统碳效应的研究历程、基础测算方法以及模拟预测方法体系,并初步建立了土地利用系统碳中和的优化路径和工具箱。当前,有关土地利用系统碳排放量、碳汇量的测算基础研究已较为成熟,研究重点已从基础研究转向了影响因素全面挖掘、碳减排增汇定量预测模拟以及碳中和路径研究等。但仍存在缺乏碳排放和碳汇基础测算当量系数的区域性校正;理论分析框架缺少治理维度影响因素的考量,进而缺少不同利益主体对土地利用系统碳效应优化的协同治理情景模拟研究;碳效应情景模拟缺少成本与收益分析;碳中和的治理技术与工程技术尚处于研发、试点阶段;尚未形成系统性的土地利用系统碳效应优化路径等不足。未来,可从深化土地利用系统碳效应复杂系统理论框架及视域研究、加强土地利用系统碳效应治理机制与路径研究、拓展土地利用系统碳中和协同路径研究、深入开展土地利用系统碳中和技术创新基础研究与推广应用、深度融合并搭建土地利用系统碳效应与国土空间“规—建—管”体系及平台等方面深入推进土地利用系统碳效应的研究,为“双碳”背景下的国土空间优化调控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借鉴。

  • 其他研究论文
    刘春, 张尚武, 冯健, 应申, 赵志庆, 董慰, 李宪文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10): 2497-2504. doi: 10.31497/zrzyxb.20241015

    “多规合一”对国土空间规划提出了精细化的要求,需要精细的“城区”空间数据做支持。但以往的城乡识别缺乏统一的“城区范围”概念内涵和划定标准,影响了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为科学决策带来一定障碍。为解决这一问题,2021年6月发布的《城区范围确定规程》提出了系统的城区范围内涵和划定方法。该方法基于高精度测绘和人居环境评估两个核心逻辑,确立了侧重于城市人居环境的“城区范围”和侧重于实际建设状态的“城区实体地域范围”。这一成果目前已应用于国土空间监测等方面。然而,现有城区范围的划定方法尚处于初步构建阶段,未来仍需通过实践不断完善。

  • 张伟佳, 孙斌栋
    地理科学. 2024, 44(9): 1503-1512. doi: 10.13249/j.cnki.sgs.20230342

    在当前城镇化速度放缓的新形势下探索中国未来的城镇化路径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多源人口迁移数据,探讨城市行政层级、城市规模与城市人口吸引力的关系,研究发现:随着城市行政层级提高和城市人口规模增加,城市人口吸引力总体上呈现增强的趋势,其中,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的吸引力高于一般地级市,更是远远高于县级市(县);以人均既有人口吸引迁入人口数来衡量,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与更高层级、更大规模的直辖市的吸引力基本处于同一区间,意味着这些城市已经接近最大城市规模;动态来看,县级市(县)的人口吸引力在增强,而其他层级城市的人口吸引力在下降;农业户口的迁移人口较城市户口迁移人口更倾向于向低层级城市迁移。当前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政策是在城镇化速度放缓形势下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需要,符合人口迁移的趋势,也适应了农村地区待城镇化主体的需求特征。鉴于县级市(县)的人口吸引力不足,农村人口向县级市(县)转移势必是政策支持型的城镇化,这与向高层级城市自发迁移的城镇化不是非此即彼的,而应是并行不悖的。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的有机结合正是中国治理优势所在。此外,东中西部地区的省会城市具有基本相同的人口吸引力。因而,在人口向中西部回流的大背景下,不同省份的城镇化宜以省会城市为中心自成体系;在省会城市开始面临集聚不经济的背景下,发展省域内副中心城市是重要选择。

  • 胡昊宇, 王良蛟, 陈昱龙, 赵鹏军
    地理科学. 2024, 44(9): 1513-1523. doi: 10.13249/j.cnki.sgs.20230238

    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基础教育资源在空间上的不公平,是中国当下亟待解决的一项关键问题。然而,全国层面的基础教育交通可达性研究在路网交通时耗的精细测算上尚存在缺失。本研究基于POI、DEM、交通路网、土地利用、人口网格等数据,采用成本距离栅格分析、人口加权基尼系数、双变量莫兰指数测算等方法,分析了中国基础教育设施的交通可达性格局,并评估了基础教育设施交通可达性的多尺度公平性特征。研究发现:① 小学和中学的15 min交通等时圈分别覆盖了全国79.7%和78.8%的人口,交通可达性较高的地区地形主要为平原及盆地,多分布于城市群、都市圈地区;② 县域尺度上,可达性的“高水平”与“高均衡”呈相互集聚分布,小学和中学的人口覆盖率与可达性变异系数的双变量莫兰指数分别为–0.602和–0.587,即服务水平高的地区及周边往往均衡性也较好;③ 省域尺度上,可达性的“高水平”与“高均衡”不吻合,北京等基础教育高可达性地区基尼系数达到0.7以上,通常自然地理环境越复杂多样,县域间基础教育可达性公平性通常越低。建议严格规范乡村地区学校撤并,发挥地区间转移支付对完善基础教育设施的作用,并为中小学生提供良好的上学交通出行条件。

  • 蔡晓梅, 吴泳琪, 邹小丹
    地理科学. 2024, 44(9): 1524-1533. doi: 10.13249/j.cnki.sgs.20230657

    近年来,替代性农业生产逐渐成为可持续粮食系统的重要支撑,也是理解社会生态系统内部复杂交互关系的重要抓手。研究以广州市从化区银林农场为案例地,探讨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下替代性农业生产的脆弱性问题,以及替代性农业生产韧性网络的形成机制。研究表明:① 替代性农业生产面临的脆弱性问题主要是由社会生态系统中的政治经济结构性要素所导致的,包括农业补贴政策的不对称性、土壤结构的受损性与种质资源的不稳定性、农产品市场的非主流性3方面。② 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下替代性农业生产韧性网络的形成机制包括主体与规范联动的韧性社会关系网络、科学与本土融合的韧性知识交流网络以及互信与认同建立的韧性消费市场网络。③ 建立替代性农业生产的韧性网络的本质是建立社会生态系统韧性的过程,替代性农业生产与社会生态系统相互建构。研究揭示了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下替代性农业韧性网络的形成机制,丰富了韧性理论的内涵与外延;实践层面讨论了替代性农业生产韧性网络可能的发展趋势,为中国可持续农业政策和保障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依据。

  • 理论与方法
    夏军, 张世彦, 张永勇, 佘敦先, 杨军, 吴胜军
    地理学报. 2024, 79(9): 2163-2175. doi: 10.11821/dlxb202409001

    内涝、水污染与水体黑臭、河湖生态系统退化是城市面临的主要水问题,已成为限制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关键瓶颈问题之一。深入认识城市发展过程中水系统的演变规律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阐明城市水问题的形成机制,构建城市水系统综合治理技术体系,是解决城市复杂水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针对上述水问题,从水循环系统多过程耦合的角度出发,总结了城市水系统的概念和特征,提出了城市水问题系统治理关键技术体系,并以2016—2022年长江经济带城市(群)治理案例为例开展应用。研究表明:泵站抽排和海绵措施可有效减少武汉市发生极端降水时的严重内涝面积和消除成渝城市群内涝点;微生物—植物—水动力一体化协同调控组合工艺可以显著强化武汉市典型黑臭水体的氮磷去除效果;源头控制—路径耗散—末端治理的城市河湖生态综合修复体系使重庆市两河流域水体富营养化水平明显下降;实施上述治理技术体系后,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发展指数平均提升4.8%。本文可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重大战略提供城市水系统理论和技术支持。

  • 地表过程
    陈锦锋, 滕立志, 刘瑞清, 程和琴, 任仲达, 金阳, 张鸿, 贾正阳, 周权平, 邢海斌
    地理学报. 2024, 79(9): 2246-2260. doi: 10.11821/dlxb202409006

    近年来长江下游潮区界上移、涉水工程建设增多,河道崩岸灾害强度增大。前人通过现场观测、物理模型、数值模拟发现崩岸段存在强烈竖轴回流,但未探讨滩槽交互带水动力分区特征及地貌的微观适应机制。本文基于频繁窝崩岸段多普勒声学流速剖面仪(ADCP)、多波束测深系统获得的高分辨率动力、地貌同步观测数据,结合以往高分辨水下地形资料,研究发现:滩槽交互带流速、流向具有显著分区特性,根据纵向流速u及其与横向流速v的比值|u/v|,即回流强度α,自槽向岸分为主流区(α<1,u>0)、掺混区( α≥1)和贴岸回流区(α<1,u≤0);主流区发育大中型沙波、冲刷槽、冲刷坑,掺混区发育堆积体、小型沙波,回流区发育有窝脊、小型沙波;主流区主流顶冲、回流区回流侧蚀是冲刷地貌发育、崩岸拓展的主要动力,掺混区近主流区一侧的高流速梯度产生冲刷地貌、其余部分低流速使泥沙落淤形成堆积体。本文可为崩岸灾害整治和近岸工程设计监测提供重要参考。

  • 笔谈
    郭文, 周尚意, 张敏, 张骁鸣, 艾少伟, 李鹏, 谢双玉, 李亚娟, 陈兴, 张旭, 余志远, 李大伟, 董皓平
    热带地理. 2024, 44(9): 1527-1548. doi: 10.13284/j.cnki.rddl.003902

    “淄博烧烤”“村超”“尔滨现象”“天水麻辣烫”“王婆说媒”“成都迪士尼”“伦敦金丝雀码头”等国内外现象级事件在网络的走红,塑造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网络技术新景观和社会空间新形态。网络技术和流量导向的新空间综合效应,使日常生活、时空结构、社会组织形式、展开关系、地方性及其认同等发生了明确变化。以往人们针对此类现象的学术研究还不够充分,在新媒体技术促进网络社会变革并高频率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背景下,极有必要展开进一步的讨论。据此,组织了一批知名专家和中青年学者,围绕网红打卡地的数字化实践与新空间形态生产问题进行学术剖析。从不同层面展现学者们的理解与反思,在学术上有利于人们增进对网红现象的深度理解,在实践中能对网络技术应用、空间秩序引导、地方营造及社会经济发展等提供借鉴和启发。

  • 华南水文水资源
    徐飞, 杨骥, 荆文龙, 邓应彬, 赵玲玲, 李泽华
    热带地理. 2024, 44(9): 1549-1561. doi: 10.13284/j.cnki.rddl.20240234

    随着水资源短缺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水源涵养功能已成为流域生态系统最重要的服务功能之一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然而,目前关于水源涵养功能的研究多集中于使用水源涵养的多年平均值,鲜有研究关注长序列水源涵养功能的多时间尺度变化规律。为此,文章以广州重要的水源区和生态屏障的增江流域为例,基于WEP-L分布式水文模型和水量平衡方程,分析了1959—2018年增江流域水源涵养年、月、日多时间尺度变化规律,探讨水源涵养的供给、调节和削峰补枯功能。结果表明:1959—2018年增江流域多年平均水源涵养685.7 mm,以-1.30 mm/a速率不显著减少;1959—2018年增江流域多年平均月水源涵养1—9月为正值,10—12月为负值,1、3、6、11和12月水源涵养呈不显著增加趋势,其他月份呈不显著减少趋势,变化趋势范围为-0.04~-0.67 mm/a;近60 a增江流域Max1day、Max3day、Max5day和Max7day为正值,而Min1day、Min3day、Min5day和Min7day为负值,除Min5day和Min7day的水源涵养不显著减少外,其他6个日极端水源涵养指标都呈不显著增加趋势;空间上,年尺度水源涵养变化呈东南和北部低,西南高的态势;1959—2018年增江流域年、月、日水源涵养分别体现其供给、调节、削峰补枯的功能;水源涵养与降水的相关性较大,且明显高于蒸散发和地表径流的相关系数,表明降水是水源涵养的最重要影响因素。

  • 城市地理
    黄玉玲, 安宁, 张博
    热带地理. 2024, 44(9): 1615-1624. doi: 10.13284/j.cnki.rddl.20230439

    微生物一直以来与人类共存在同一空间,并深刻影响人们的日常实践。文章探究病毒在体内外流动过程中其与身体、城市之间的动态关系,以超越人类中心主义思维重新解读身体与病毒的交流方式以及身体与城市连接生成的拓扑网络。研究发现:1)在流动性视角下,症状的产生和对病毒的感知态度被视为身体与病毒的具身交流过程,且具身交流的结果受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影响,这有助于人类重视病毒的能动性并正视病毒在身体内以及在城市空间中如何与人类共存共生;2)病毒流动性跨越身体与城市之间的边界和尺度,通过关注病毒在延展的身体间流动探究身体与城市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此揭示城市的流动性和生物社会属性,即城市被视为拓扑的、超越边界的生物社会网络。文章丰富了身体与城市动态关系的认识,揭示了病毒大流行背景下宏观社会文化政治与微观身体行为实践意涵的互动关系。

  • 经济地理
    任传堂, 汪涛, 谢聪, 王璐玮
    热带地理. 2024, 44(9): 1636-1649. doi: 10.13284/j.cnki.rddl.20230476

    知识互动是创新产出的重要动力机制,知识互动的本地和非本地联系对城市创新绩效的作用仍有待进一步探讨。文章基于“网络资本”理论框架解释城市创新绩效,使用发明专利数据,从本地(城市内部)和跨界(城市外部)联系强度视角划分中国城市知识互动的网络模式,并分析本地-跨界联系及其互补性、平衡性和协同性对城市创新绩效的作用。以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实证结果显示:1)中国城市知识互动表现出高度空间非均衡性,知识互动联系由稀疏向稠密演化,同时非均衡性增强并表现出等级性、梯度性和集聚性等特征;2)本地联系与跨界联系的知识互动组合模式,将城市划分为网络型、外向型、内向型和孤岛型4种类型,其中网络型城市在知识互动网络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该类城市承担了创新产出的主要功能;3)本地联系、跨界联系以及本地-跨界互补性对城市创新绩效起显著的促进作用,而本地-跨界平衡性和本地-跨界协同性对城市创新绩效不显著。

  • 人才地理
    靳财, 李坦, 惠宝航, 劳昕, 沈体雁
    热带地理. 2024, 44(9): 1667-1685. doi: 10.13284/j.cnki.rddl.20230575

    为深入了解区域一体化政策对区域人才集聚和知识溢出的影响机理,运用渐进式双重差分和空间双重差分方法检验了长三角一体化政策对人才集聚与知识溢出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一体化政策显著促进了长三角城市群的人才集聚和知识溢出,且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2)异质性分析表明,一体化政策显著促进了中心城市的人才集聚与知识溢出,对外围城市的影响并不显著。同时,从人口维度看,一体化政策对于大中型人口规模城市的人才集聚和知识溢出影响更积极。3)机制分析表明,城市化水平、市场一体化、教育、公共服务供给及交通基础设施水平越高的城市,一体化政策对人才集聚的正向作用越大;一体化政策还通过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显著促进了人才集聚。

  • 新质生产力专家访谈
    金晓斌, 沈镭, 黄贤金, 邓祥征, 胡守庚, 柯新利, 吴志峰, 赵多平, 刘晶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9): 2011-2028. doi: 10.31497/zrzyxb.20240901

    中国社会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自然资源高质量管理已成为关乎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加快构建和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自然资源高质量管理,对于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围绕新质生产力赋能自然资源高质量管理的逻辑与路径,邀请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相关学者,就“新质生产力”与自然资源管理的逻辑关系、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定位与功能、对自然资源管理的启示与要求、促进自然资源高质量管理的重点领域,以及新质生产力应对气候变化与践行“双碳”目标、赋能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建设、重塑城乡协调发展新形态、保障粮食安全与助推农业强国建设路径等前沿议题发表观点。旨在深入解析这一议题及相关关键问题的解决路径,探索新质生产力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具体应用,为推动自然资源高质量管理、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科学参考。综合各位专家的主要观点,以新质生产力推动自然资源高质量管理目标的实现,应特别关注以下关键问题:(1)面向全域、全要素、全过程、多部门协同的自然资源系统管理与机制创新;(2)面向综合保障自然资源安全与强化关键资源供给稳定的新质生产力培育重点领域与路径;(3)面向自然资源高效利用与精准管理的“数智化”新质生产力培育体系建设与实践创新。

  • 研究论文
    张一帆, 朱晟君, 贺灿飞
    地理科学进展. 2024, 43(8): 1471-1480. doi: 10.18306/dlkxjz.2024.08.001 cstr: 32072.14.dlkxjz.2024.08.001

    现有研究已经关注到区域外部联系对于产业演化的影响,而战略耦合作为全球生产网络框架的重要变量,值得引入演化经济地理领域对区域产业演化的讨论。鉴于此,论文采用2003—2016年珠三角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研究战略耦合的不同模式对区域产业进入动态的影响机制,并实证本土产业的技术关联对此机制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① 战略耦合模式对产业进入具有显著影响,其中依附式耦合对于区域产业发展新路径的形成随时间逐渐减弱,而自主式耦合和互惠式耦合对区域产业进入的影响更加长远;② 技术关联对于战略耦合对区域产业进入的影响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并且战略耦合对区域产业动态的作用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发生转变,本土企业的技术创新重要性进一步凸显。研究对珠三角9个城市的战略耦合模式进行了量化探索,并基于该区域数据实证了区域对外联系及其战略耦合模式对产业进入动态的影响,对推动关系经济地理和演化经济地理两支流派的融合具有探索意义。

  • 胡最, 刘沛林, 谭敏
    地理科学. 2024, 44(8): 1309-1321. doi: 10.13249/j.cnki.sgs.20230081

    传统聚落是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建民族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解读传统聚落的文化特征成为具有中国实践特色的命题。本文结合传统聚落文化景观基因理论(简称景观基因理论),明确文化景观基因组图谱(简称景观基因组图谱)作为传统聚落景观科学语言的依据:①梳理了景观基因的概念、特征、内涵和发展现状,阐述了景观基因组图谱的特征和意义;②结合科学语言的特征,从核心理念和框架的角度明确了景观基因组图谱作为传统聚落景观科学语言的内涵与特征;③从功能、方法论和哲学意义的角度明确了景观基因组图谱作为传统聚落景观科学语言的方法学意义。总之,景观基因组图谱是现代信息技术、自然科学方法与理论、科学哲学等学科方法在传统聚落景观研究领域深度融合的结晶,是传统聚落景观的科学语言。

  • 王恩旭, 周江, 杨俊, 王以诚, 杨品雁, 王雪婧
    地理科学. 2024, 44(8): 1322-1331. doi: 10.13249/j.cnki.sgs.20230589

    建成环境与城市活力的关系是城乡规划领域的重点研究议题,本文以街道为研究单元,以沈阳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域,运用百度热力图数据、建筑轮廓数据、路网数据、遥感影像数据与POI数据等多源大数据,应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MGWR模型),探讨密度、多样性、设计、目的地可达性与交通站点距离5个维度的建成环境指标对城市活力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 城市活力呈现由中心向外围逐渐减弱的圈层式结构,建成环境对于城市活力影响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② 商业服务中心性、路网密度、建筑密度、功能混合度、地铁站点密度5个指标对各街道城市活力均呈较强的正向影响,且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规律;③ 绿化率、公交站点密度对于城市活力在所有街道上均表现为负向影响,且绿化率的影响强度高于公交站点密度;④ 人口密度对城市活力影响除马官桥街道外均呈负向影响,影响系数均较小,影响程度微弱。⑤ 道路交叉口密度对于中心城区西部的12个街道城市活力呈正向影响,影响系数较小,影响程度微弱,而对于其余街道均呈负向影响,且负向影响程度明显强于正向影响。

  • 有机更新与活态化
    魏成, 刘付强, 杨程, 成昱晓, 沈静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8): 1867-1886. doi: 10.31497/zrzyxb.20240808

    快速城镇化对传统村落产生深远影响,厘清其对保护利用造成的刚性约束与驱动条件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以珠三角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以长时段的跟踪调研与回访为支撑,基于快速城镇化所带来冲击与机遇的辩证关系,尝试构建针对性的保护约束及活化利用研究框架,揭示珠三角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主要挑战、进展和发展前景。结果显示:(1)保护利用挑战主要体现在整体格局、聚落空间等物质要素的异化与受损,亦面临历史遗留问题多、投入成本高昂等约束;(2)快速城镇化也是珠三角传统村落活化发展的重要契机,城市功能延展、人口集聚与消费潜力等促进了以政府投入为基础的“补救”、以多元主体为助力的“自救”、社会企业介入下的“垂救”、紧抓政策机遇的“抢救”等保护利用新进展。研究同时结合国土空间规划、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战略条件,展望了新时期珠三角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趋势与发展前景。

  • 多功能性与价值实现
    何硕研, 夏薇, 孙小宇, 杨钢桥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8): 1906-1923. doi: 10.31497/zrzyxb.20240810

    提升乡村舒适性水平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需求、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土地综合整治为舒适性驱动型乡村发展提供了新路径。基于地方消费主义理论、乡村多功能理论、需求层次理论构建乡村舒适性的概念框架与指标体系,从土地利用多功能视角解析土地综合整治对乡村舒适性的影响机理,利用武汉都市圈6个区县10个旅游村庄村民和游客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熵值法和双重差分法探究研究区域舒适性水平以及土地综合整治的舒适性提升效应。研究发现:(1)乡村舒适性是一种体现地方消费品质量、具有消费性功能、能够满足外来游客对乡村式生活与本地村民对生活品质需求、促使人们感到舒服安逸的乡村特性,包括自然舒适性、生产舒适性、社会舒适性和文化舒适性。(2)由于村民和游客需求不同,两者对乡村舒适性的评价存在差异。(3)村民视角下土地综合整治能显著提升乡村舒适性总水平及各维度水平,且具有稳健性。因此,今后应增加整治资金的投入、扩大整治范围,在充分考虑村民和游客的利益诉求特别是村民利益诉求的基础上,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各要素,持续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

  • 刊后语
    程叶青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8): 2008-2010. doi: 10.31497/zrzyxb.20240816
  • 观点&争鸣: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如何走向融合
    朱鹤健
    热带地理. 2024, 44(8): 1341-1346. doi: 10.13284/j.cnki.rddl.003847

    文章针对地理学现状,提出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深度融合,其含意不止这两分支学科的知识融合,更重要的是从中萃取文理融合思维。而文理融合思维成为地理学创新的枢纽,在3个方面展示了其独特的魅力:地理学新定位为本体文理交叉的基础应用学科;树立本体文理交叉科学观提升地理学人的学术素养,创新地理学高等教育意在培养新型的文理思维融合的地理学人才,三方面革新主要植根于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深度融合。由此地理学成为一个包括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在内许多问题无法替代的学科,以独特的魅力学科挺立于科学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