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副所长,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资源科学》副主编;兼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常务理事/青工委主任、中国人口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环境资源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区域科学学会理事;受聘担任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人口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口发展专家顾问组特聘专家。
主要从事资源地理与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近年来的科研工作主要集中在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研究领域,旁及资源科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论。先后完成了20多项科技部、中科院、基金委和国家部委委托的研究课题,主编或参编专著18部,公开发表论文120多篇,提交重要咨询报告6篇,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5次,完成软件著作权登记5项。主要科研贡献择要如下:(1)深入探讨了中国土地、粮食与人口问题,系统总结了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了一个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模式并得到了广泛引用与应用;(2)系统研究了中国土地利用与区域发展问题,提出的中国土地利用区划方案和菱形国土规划设想,受到有关部门重视,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3)定量分析了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关生态屏障、功能区划与人口发展的建议,受到国务院领导和有关部门重视,为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4) 建立了一套物理意义明确的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提出了中国不同类型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模式与技术体系集成方案,拓展了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研究领域;(5)建立了基于GIS的农业气候-土地生产潜力模型和区域水土资源平衡模型,完成了中国农业土地生产潜力的数字计量与空间表征,揭示了中国不同地区粮食生产的水土资源平衡关系与资源潜力;(6)系统总结了资源科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了资源科学的学科框架与理论体系,为我国资源科学的发展与完善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