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新闻

首个自然资源业务卫星星座在轨交付投入业务化运行
    日前,自然资源部在北京组织召开3颗2米/8米光学卫星(即高分一号02、03、04卫星)在轨交付仪式,3颗2米/8米光学卫星正式交付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进入业务化运行阶段,这是我国自主建造并成功组网运行的首个民用高分辨率业务卫星星座,也是新组建自然资源部建设的首发业务卫星,代表着目前我国民用遥感卫星星座发展的最高水平。自然资源部凌月明副部长出席仪式并讲话。

  3颗2米/8米光学卫星于今年3月31日以“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发射,是我国民用空间基础设施规划的首批业务卫星星座。该星座由性能相同、状态一致的3颗业务卫星组成。卫星设计寿命为6年,全色影像空间分辨率为2米,多光谱影像空间分辨率优于8米,单星成像幅宽大于60千米。3颗卫星成功组网运行后,2天内即可对全球南北纬80度之间任意地区重复观测一次,15天以可对全球南北纬80度之间区域全部覆盖观测一遍。大幅度提高了自然资源部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全要素、全覆盖、全天候的实时调查监测能力,推动了我国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和保护监管手段的升级换代,并可广泛应用于防灾减灾、环境保护、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应急管理等领域。卫星于10月10日顺利通过在轨测试报告评审,结果表明,卫星平台及载荷系统、星地一体化系统、地面系统,各项功能正常,性能达到了研制总要求和使用要求规定的各项工程技术指标,获取的数据质量达到了研制总要求规定的观测、测图精度和多用户业务应用要求。

  凌月明副部长指出,卫星应用是卫星工程的灵魂,要认真做好2米/8米光学卫星的业务化应用。一方面要强化部系统应用,将卫星应用融入全国土地调查、地理国情监测等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等自然资源相关主体业务中,建立部卫星遥感中心与部机关相关司局及部属应用单位互动,部与各省、市甚至县一级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及所属应用机构互通的自然资源卫星遥感应用体系。要强化卫星遥感服务,率先建立自然资源卫星用户委员会,实现自然资源卫星数据、产品和信息与相关用户行业的实时共享服务,力争在环保、住建、交通、农业等其他行业应用中开花结果。也要面向社会公众,面向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热点区域及卫星应用广泛的地理信息产业等提供即时、准确的公众产品服务,提升公众对自然资源卫星的认知和认可。

  凌月明副部长强调,要科学合理调配使用好自然资源遥感卫星资源,最大限度发挥卫星使用效益。2米/8米光学卫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是自然资源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防科工局的大力支持下,代表与各相关用户共同建设的陆地卫星体系的一部分。3颗卫星组网运行是提升卫星观测能力的一项重要尝试,要按照组网的要求,调动好卫星资源,提高卫星的覆盖能力,做到“1+1+1”远大于3。同时,也要重视与资源一号02C卫星、高分一号卫星、高分二号卫星、资源三号01/02星等同类卫星的协调与应用,特别是要强化在卫星探测计划制定、数据产品生产等方面的协调,充分发掘卫星测摆和多星任务管控方面的潜力,全面提升国产卫星遥感数据保障能力。

  凌月明副部长提出,要大力推动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实施,实现自然资源卫星健康发展的新局面。一方面要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做好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的中期评估工作,提出优化卫星体系建议。另一方面,要按照规划,抓好“十三五”期间自然资源卫星工程的立项研制工作。力争建成空间分辨率满足需求,观测要素种类齐全的公益性自然资源卫星监测网络体系,实现对山水林田湖草全要素、全天候、全覆盖的实时监测。要始终坚持以卫星应用为发力点,为查明自然资源状况、构建空间规划体系、优化自然资源管理以及防灾减灾、环境保护、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应急管理等行业应用提供第一手资料。

  据悉,自然资源部为进一步做好卫星遥感应用工作,推进卫星遥感应用力量的优化整合,实现卫星应用提质增效、共用共享,整合组建新的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将作为自然资源部陆地卫星遥感应用的专业机构,进一步统筹遥感卫星规划、基础数据获取、各种产品生产和技术研发等遥感技术能力,为自然资源系统全面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贯彻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等工作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防科工局、应急管理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学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50余人参加交付仪式。



发布日期: 2018-11-05    浏览: 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