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Norbert J. NGOWI
    资源与生态学报.
    录用日期: 2023-06-15
    Low efficiency of earth kilns used in the carbonising process of wood to make charcoal has been reported as one of the sources of increasing charcoal wastes in the global south. However, the potential link and approaches of converting charcoal wastes-to-valuable energy and for the environmental health is not well known in Africa. Promoting local community capacity engagement in the production and reutilisation of recycled charcoal wastes at the households’ level is one of important measures to maintain environmental services for sustainability since households make decisions on the type of energy used.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pproach of converting charcoal wastes to fuel energy for rural households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 in Kilosa District, Tanzania. To achieve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the primary data were collected through interviews held with 298 randomly selected households, Focus Group Discussions and observations. IBM SPSS statistics version 20 Cross tab tools were used in the data analysis.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conversion of charcoal wastes-to-fuel energy approach used in this research demonstrates the ability of recyclable briquettes made from the locally available charcoal pollutants collected at different stages from earth kilns, to selling centers, improves tree harvest behaviour, adds another fuel energy source through reutilisation, and ultimate reduces pollution at the local level. Thus, the study provides a basis for policymakers to adopt charcoal wastes recycling strategies to address matters related to energy and ultimately enhances environmental health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anzania and beyond.
  • JOSHI Nabin Raj, JOSHI Rajeev, MISHRA Jay Raj
    资源与生态学报.
    录用日期: 2023-06-15
    Urban trees are valuable resources for urban areas as they have the capacity to reduce ambient temperatures, mitigate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s and reduce runoff of rainwater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mitigating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by reducing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CO2). It also helps to reduce aerial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add visual appeal to the urban landscape sequestrating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carbon from ambient atmospheric CO2. Carbon storage by urban trees in the ring road area of the Kathmandu Valley was quantified to assess the magnitude and role of urban forests in relation to mitigate the impact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A total of 40 sample plots were placed randomly for the detailed carbon assessment. Aboveground and belowground carbon pools were considered in the detailed assessment. Furthermore, quality assurance (QA) and quality control (QC) were maintained through regular monitoring and capacity building of the field crews while collecting the bio-physical data. The assessment recorded a total of 33 different species of plants in the avenue’s plantation sites in ring road. The mean seedling, sapling, and tree density was found to be 2149585 and 185 per hectare. The mean carbon stock per hectare in the avenue plantation of the ring road area was 24.03 tC ha1 and the existing total carbon stock was 7785.72 tC in 2021. Likewise, the total baseline carbon dioxide equivalent (tCO2e) in the avenue plantation was found to be 28573.60 tCO2e. The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from the transport sector in the ring road area in a full movement scenario was 312888.00 tCO2e per annum, while the net emissions was 42547 tCO2e. There was a deficit of carbon dioxide in terms of stock by avenue plantations of 14000.8 tCO2e.This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existing urban forest plantation is unable to sequestrate or offset the carbon dioxide that is emitted through the transportation sector. Consequently, open spaces like riverbanks and any other public lands, in which urban forests could be developed has to be planned for the green infrastructure and plantation of the multipurpose trees. The distinct values of forests in and around urban areas have to be recognized in the specific policies and plans for the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urban and peri-urban forests to meet the adverse impact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In addition, this study provides insights for decision-maker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role of urban forests and make sustainable management plans for urban forests in the cities like in Kathmandu Valley.
  • 欧定华, 吴能君, 李媛茜, 马 晴, 郑思源, 李诗琪, 余东芮, 唐浩伦, 高雪松,
    资源与生态学报.
    录用日期: 2022-03-30
    科学识别生态空间、合理预测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变化趋势,是构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格局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目前,生态空间识别、功能分区和格局重构大多数以当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结构信息为参照,忽略了生态系统服务综合功能和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时空动态性,对未来生态空间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模拟不重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空间保护格局构建的合理性。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动态变化特征的生态空间划定方法,实现了邛崃市生态空间范围识别,解决了当前研究忽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动态性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研究还应用Markov-CA模型,集成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变化特征,实现了2025年邛崃市生态空间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变化模拟,为生态空间变化模拟寻找到了合适的方法,也为合理构建生态空间保护格局提供了基础支撑。研究发现邛崃市生态系统服务综合功能量及其年际变化率呈现出明显的动态性,这一发现证实我们在识别生态空间时考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动态特性的必要性。应用本文提出的生态空间识别方法确定邛崃市生态空间面积为98307 ha,与地方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中确定的相应生态空间范围基本一致,证实了立足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动态特性的生态空间划定方法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还表明:20032019年,邛崃市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表现出较强的非平稳性,这说明我们应当在生态空间保护格局构建中充分考虑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动态性对未来生态空间功能格局的影响。Markov-CA模型高精度实现了邛崃市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变化模拟,Kappa系数达到0.95以上,说明应用该模型模拟未来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格局是可行的。模拟结果显示,20192025年,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非平稳性影响,邛崃市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仍将发生相互转换,预计到2025年,生态空间仍然会保持初级产品生产、气候调节、水文调节三大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但面积将会发生变化,分别为32793 ha52490 ha13024 ha。研究可以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生态功能分区和生态空间保护格局构建提供科学参考。
  • WU Bin, ZHANG Wenzhu, TIAN Yichao, LIANG Mingzhong, XU Jun, GU Guanhai
    资源与生态学报.
    录用日期: 2022-02-28
    Abstract: By studying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carbon storage of the mangrove island ecosystem in the 
    Beibu Gulf, this study provides a scientific basis for mangrov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in the coastal areas of 
    Guangxi, South China Sea. On the basis of th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remote sensing images and a sample plot 
    survey, the object-oriented multi-scale segmentation algorithm is used to extract the mangrove community type information, and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is conducted to analyse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ngrove 
    community. The carbon storage and carbon density of different mangrove ecosystems were obtained based on the 
    allometric growth equation of mangrove plants. The analysis yielded four main results. (1) The island group covers 
    about 27.10 ha, 41.32% (11.20 ha) of which represents mangrove areas. The mangrove forest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tidal flats around the islands. (2) The main mangrove types were Aegiceras corniculatum, Kandelia obovata + 
    Aegiceras corniculatum, Avicennia marina + Aegiceras corniculatum and Avicennia marina communities. (3) 
    Amongst the mangrove plants, Avicennia marina had the highest biomass (18.52 kg plant–1), followed by Kandelia 
    obovata (7.84 kg plant–1) and Aegiceras corniculatum (3.85 kg plant–1). (4) The mangrove carbon density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Kandelia obovata had the highest carbon density (148.03 t ha–1), followed by Avicennia marina
    (104.79 t ha–1) and Aegiceras corniculatum (99.24 t ha–1). The carbon storage of the mangrove island ecosystem 
    was 1194.70 t, which was higher than in other areas with the same latitude. The carbon sequestration capacity of 
    the mangrove was relatively strong.
  • 研究论文
    管卫华, 吴小妮, 王浩, 张惠, 吴连霞
    地理科学进展. 2024, 43(4): 629-643.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24.04.001

    生产要素变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演化具有重要影响。论文基于1990—2020年29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Mann-Kendall方法将中国市域经济增长划分为1990—2012年和2013—2020年两个阶段,进一步采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和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不同阶段生产要素变动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① 中国区域经济始终保持增长趋势,区域经济高速增长区已由东部沿海地区逐步转移到内陆地区,增长格局由明显的“东西”差异向“东西”和“南北”差异并存转变。② 生产要素变动的空间分布格局存在明显的差异。资本存量比重大的区域由东北地区、环渤海地区连片分布逐渐向东南沿海地区转移,同时在中西部的核心城市零星分布;从业人员增量格局中东南高、西北低的局面始终存在,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城市群;资本深化水平和要素投入产出效率总体上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深化程度和效率较高的地区仍为几个核心城市群。③ 生产要素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在不同时段有一定差别,两个阶段对区域经济增长起主要促进作用的要素分别是要素投入产出效率和从业人员数。研究结果可为新形势下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 专题研究
    尹玲玲, 罗丽娟
    历史地理研究. 2024, 44(1): 1-16. https://doi.org/10.20166/j.issn.2096-6822.L20230083

    洛阳盆地伊、洛、瀍、涧四水流向与其地质背景密切关联。四水走向均受控于盆地基底的地层断裂线。伊、洛二水的走向主要取决于东西向及北东向的断裂线,洛水的流路主要受麻屯—偃师断裂影响,伊水的流路主要受宜阳—偃师断裂影响。瀍、涧二水的走向与北西向的断裂线一致,主要受新安—半坡等断裂影响。洛水在汉魏隋唐时期表现出持续北迁的态势,伊水则持续东延南移。伊、洛二水历史时期以来渐趋南北分离,伊洛交汇点逐步东移。盆地内的南北不等量沉降、沉积中心的向北倾斜导致洛河北迁,中央凸起、“两堑夹一垒”型的复式断陷致使伊河东延南移。

  • 专题研究
    朱国兵, 黄义军
    历史地理研究. 2024, 44(1): 38-49. https://doi.org/10.20166/j.issn.2096-6822.L20220330

    关于宋代河北四路安抚司的设置原因与经过尚存在争议。通过历史政治地理的观察视角,从区划与组织两条线索入手复原河北四路安抚司形成的全过程,提出新的解释并丰富若干历史细节。就区划而言,河北军事区划经历了从太祖时的将帅分部守边到太宗时的(行营)都部署,再到真宗时的三路都部署,最后于仁宗庆历八年正式形成河北四安抚使路的过程。就组织而言,庆历边防危机时有关设置河北经略安抚使的提议并未被朝廷采纳,庆历年间卒骄将懦、兵变频繁,是有着明确地理区划的河北四路安抚司得以形成的根本原因。

  • 专题研究
    吴轶群, 王雪花
    历史地理研究. 2024, 44(1): 50-61. https://doi.org/10.20166/j.issn.2096-6822.L20230149

    清代收复新疆后,南疆地区的喀什噶尔道和阿克苏道于光绪八年建置,是新疆建省的重要准备,也是清朝国家政治制度在边疆地区不断深化的具体表现。其后以“量地置邑”及“治广以狭”为基本理念进行的政区增置和调整,则是政区设置对边防危机与治理困境的反应,突出表现了政区设置对巩固边防、完善基层治理的作用,并奠定了现今南疆地区行政区划的基本格局。在政区设置的同时进行政区分等,与之相对应的还有一套较为成熟的职官选任体系。为最大限度地使地方社会治理“人地相宜”,作为新设政区,南疆二道虽有明确的缺分等第,却并未照章办理。政区分等与职官选拔基本背离,成为光绪三十四年五月全国州县“停部选”的先声。

  • 专题研究
    张庆祎
    历史地理研究. 2024, 44(1): 72-82. https://doi.org/10.20166/j.issn.2096-6822.L20220071

    蒙古国中戈壁省额勒济特苏木地利山地区发现的唐代汉文摩崖岩刻表明,该处彼时为草原交通线上的重要节点,《新唐书·地理志》所载出塞北渡碛至回鹘牙帐城的路线“回鹘道东道”(即“参天可汗道”)就经过此地。岩刻文字为麟德二年唐羁縻漠北时期所刻,证实了传世史料中该年唐高宗封禅泰山并邀请漠北铁勒诸部首领前来的历史事件,可以反映唐朝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交流互动以及唐政府对漠北羁縻州府的管控情况。

  • 城乡发展与人口流动
    伏润得, 杨振山
    地理学报. 2024, 79(4): 819-836.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2404001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下,高质量发展必然是秉轴持钧的关键。基于新发展理念,通过梳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构建了包含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在内的5个维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空间分析、俱乐部收敛检验以及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2005—2020年中国城市发展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研究期间中国城市发展质量平均水平提升了48.4%,低水平城市数量显著缩减,城市发展质量的空间分布模式发生转变且空间聚集特征显著;城市发展质量不平衡的局面尚未根本扭转,差距弥合挑战仍然较大,且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城市间存在显著的角色分化,在全国及区域层面均形成“示范—追赶”模式,其中北京、上海、深圳等11个城市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先行者;城镇化、政府投资、数字经济、环境规制以及经济增长均能显著促进城市发展质量水平的提升,城市规模与发展质量则呈现倒“U”型关系。新时期实现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目标仍需要在中西部地区持续着力,发挥先行者的示范作用,需要持续推动数量增长、强化环境规制、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以及优化城市规模体系。

  • 国土空间优化与区域高质量发展
    乔艺波, 贺灿飞
    地理学报. 2024, 79(4): 909-930.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2404006

    借助1998—2015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构建包含1110个县和376个4位码行业的县域制造业产业数据集,采用演化经济地理学中的产业演化视角,使用三重差分方法探究撤县设区对于县域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因果效应。实证结果表明:① 撤县设区以后,县域更容易进入高知识复杂度的制造业产业,同时更容易退出低知识复杂度的产业。而无论对于产业进入还是产业退出,撤县设区的影响在时间上都有滞后性。② 从宏观县域层面来看,撤县设区通过提升人口集聚程度、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途径促进县域制造业产业升级;从微观企业层面来看,撤县设区通过提高产出、促进中间投入、提升利润、增强创新能力和降低税负的方式促进县域制造业产业升级。③ 撤县设区对于东部地区县域的制造业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最大,而在中部地区,撤县设区对于县域制造业产业升级甚至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本文的发现既能够为中国未来合理推进撤县设区提供一定的经验支撑,也能够丰富现有演化经济地理学关于区域产业演化研究的制度视角。

  • 新时代中国旅游资源研究
    麻学锋, 赵洁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4): 749-767.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0401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背景下,探究旅游资源开发的共同富裕效应,为加快旅游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指明探索方向。为厘清旅游资源开发通过收入增长、基建强化、文化传播和要素流动助推共同富裕实现机理,基于规模和质量维度,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2007—2021年湘西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1)湘西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水平呈现平缓增长趋势,但空间差异明显。(2)共同富裕水平持续提升,市级行政中心永定区、吉首市和鹤城区位于前列。(3)旅游资源开发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旅游规模和旅游质量均可赋能共同富裕,且旅游质量优于旅游规模;不同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共同富裕效应差异显著,其中张家界市最大,怀化市和湘西州次之。以共同富裕目标为导向,提出山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利用、质量升级和区域整合模式。

  • 其他研究论文
    黄伊婧, 张姗琪, 林昀, 甄峰, 赵赛帅, 李璐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4): 823-841.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0405

    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机制,提升国土空间规划治理效率和水平,是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战略的重要举措。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应通过对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过程和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行为进行长期性、动态性监测,为了解国土空间规划实时运行状态、推动规划实时反馈优化提供基础。系统回顾中国规划实施监测相关工作的发展历程,从监测工作定位、内容技术体系和传导衔接机制三个方面总结了现有工作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全过程支撑”的工作定位,并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例,从规划要求落实监测、规划实施效果监测和规划过程调整监测三个方面构建了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内容体系,进而建立规划监测指标与规则库、趋势分析与预警模型库和弹性监测分析单元三大技术体系,为全面开展城市级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工作提供经验参考。

  • 其他研究论文
    袁源, 王亚华, 徐萍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4): 942-959.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40412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大背景下,对耕地数量的单一管控已转向落实“藏粮于地”战略,“大食物观”也赋予粮食安全新的内涵,“非粮化”治理亟需探索新时期耕地用途管制的应对逻辑并构建理论框架体系。通过对“非粮化”治理的政策回溯和困境揭示,提出应对逻辑要着眼于底线管控、动态发展和价值实现三个不同维度的治理视角,深入辨析安全与效率、供给与需求、资源与资产的关系。理论框架需参照多层级规划目标、精细化分区管理、全生命周期流程和差别化规则体系的原则,围绕管制基础、管制模式、管制环节和管制手段四个核心内容构建用途管制体系。研究结果可为防止耕地“非粮化”、完善耕地保护制度提供参考。

  • 城市地理
    李珊, 张林, 李建军, 陈婷婷, 陈锦棠
    热带地理. 2024, 44(4): 569-582. https://doi.org/10.13284/j.cnki.rddl.003848

    建成环境对公众身心健康产生复杂影响,揭示城市建成环境对公共健康的影响机制与作用路径,可为建成环境优化提供依据,降低环境污染、社会交往及体力活动缺失等引发的健康风险。西方研究起步较早,国内正处于探索阶段,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比较,有助于厘清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脉络,找出共同问题与特征,把握国内研究的提升方向。因此,文章基于WOS、CNKI数据库,筛选2000—2022年城乡规划、地理科学、健康医学、环境心理学等领域关于建成环境影响公共健康的658篇中英文献,借助Citespace软件对其理论脉络、研究内容及前沿趋势等进行计量分析与梳理。研究发现,中西方学界在理论创新、关注群体与研究内容等方面存在差异。具体地,国际研究率先提出社会福利与环境公正等理论视角,并在理论指导下挖掘建成环境对公共健康在多元群体的影响机制;而国内研究在理论创新上相对不足,侧重引入西方理论在中国展开实证应用,多关注其对老年群体与女性群体影响的传导路径,且实证以静态研究为主,缺乏动态性。

  • 城市地理
    王梅梅, 王寅, 刘蔼明, 董蕴萱, 毛锦凰
    热带地理. 2024, 44(4): 583-595. https://doi.org/10.13284/j.cnki.rddl.003860

    以中国19个城市群所含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第七次人口普查资料等数据,优化模糊逻辑方法,借助ArcGIS和MATLAB平台构建人口流动复杂网络,以人口流动强度表征外生增长,以户籍人口生育率表征内生增长,以儿童比例、老龄化率、平均家庭规模、人口密度、性别比5个指标构建人口负增长评价指标体系,用模糊逻辑方法测算人口负增长风险指数,进而用空间回归方法对城市群人口负增长风险的增长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大陆城市群的人口负增长风险平均值为0.48,流出型城市的人口负增长风险较流入型城市高。2)提升型城市群人口负增长风险受外生增长(人口流动引起的增长)和内生增长(由户籍生育率引起的增长)作用的共同影响,外生增长的影响更大。壮大型城市群人口负增长风险的动力机制是外生增长,培育型城市群人口负增长风险的动力机制是内生增长。3)根据中国城市群人口负增长风险及其影响因素,19个城市群的人口负增长风险及其机制可以划分为8个类型。综上,文章认为提升型城市群应以注重人口空间均衡,壮大型城市群应充分发挥大城市对人口的“截流”作用,培育型城市群应进行人力“固本”。

  • 经济地理
    杨雅雯, 高金龙
    热带地理. 2024, 44(4): 608-620. https://doi.org/10.13284/j.cnki.rddl.00384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市场化、分权化和全球化的剧烈变迁,地方政府的行为逻辑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在转型中,地方政府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原本属于企业的行为特征,并创造了“中国模式”的经济奇迹和独特空间现象,被广泛称为“地方企业主义”。随着城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攻坚期,探索地方治理能力提升和地方发展模式转型的有效路径,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话题。文章从人文经济地理学研究视角切入,系统梳理地方企业主义理论的兴起与发展历程,从战略、话语和方式等3方面构建中国地方企业主义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从地方政府的差异化“身份”视角入手,梳理中国地方政府为实现企业主义治理而采取的实践策略,总结了中国地方企业主义不同于西方的“中国特性”。研究认为:1)相较广泛参与的西方民主制度,中国的地方企业主义更具行政干预的色彩,各地政府凭借其在行政、公共资源等方面的垄断性权利在地方的企业化实践中发挥着主导作用;2)分权化改革虽然赋予了地方政府一定的经济发展的权责,但国家的干预仍无处不在,地方企业主义战略的最终目的是维护国家权力;3)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地方企业主义的内涵和外在形式不断扩展,经济增长不再是地方发展的主旋律,如何在发展中兼顾效率和公平的问题成为现阶段政府的重要议题。最后,对企业化治理的可持续性进行讨论,并提出地方企业主义在乡村治理研究中的拓展方向。

  • 旅游地理
    易韵, 李伯华, 窦银娣, 刘沛林
    热带地理. 2024, 44(4): 635-647. https://doi.org/10.13284/j.cnki.rddl.003854

    基于文献梳理及长期实地调研经验积累,提炼总结了旅游驱动型传统村落居民文化适应的过程机理,并根植积极心理学探讨文化适应的整合路径,结果表明:1)结合城乡关系演变的时代背景及“U型”曲线理论,可研判旅游驱动型传统村落居民文化适应的过程机理。外来文化进入期,居民外在行动积极配合,内在感知具有外来文化偏向和发展期待;文化碰撞调适期,居民外在行动上文化冲突与矛盾频发,引起内在心理负面情绪及文化同化;文化整合期,目标为经历磨合后居民在外在行为上积极主动配合,能传承自身文化并寻求进步,内在感知上心理满意度不断提高,拥有文化自信和积极开放的文化认知。2)援借积极心理学研究理念,基于过程机理的不同阶段,提出传统村落居民文化适应的整合路径。从政府的宏观调控、多元主体协调及预防监督机制3方面创建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从跨文化互动技能、主人翁观念以及灵活开放的文化认知3方面塑造积极的人格特质系统;从文化认同、游客正向凝视和社区关怀3方面营造积极的情感体验系统。

  • 东南亚研究
    严晟江, 谢宇, 周厚云
    热带地理. 2024, 44(4): 673-684. https://doi.org/10.13284/j.cnki.rddl.003861

    印度洋偶极子(Indian Ocean Dipole, IOD)这一气候因子对印度洋周边乃至全球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在最近20多年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目前尚不清楚其是否对华南沿海地表风速变化产生影响。文章依据中国华南沿海地区地表风速观测资料和最近20多年来对IOD的研究成果,应用统计分析和大气环流变化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除了以往提到的高—低纬度温差、北极涛动(Arctic Oscillation, AO)、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 PDO)和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外,IOD活动也是影响华南沿海地区地表风速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IOD活动的影响弱于高—低纬度温差;但相对于AO、PDO和ENSO,IOD活动对该地区地表风速的变化产生更为重要的影响。特别是伴随全球变暖的IOD活动加强是造成华南沿海地区秋季地表风速下降的重要因素。

  • 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与空间治理 (三)
    柯新利, 苏超, 谢显壮, 左成超
    地理科学. 2024, 44(3): 369-378.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220676

    高铁网络对城市群空间结构造成了复杂的影响。一方面,高铁的开通带来的时空压缩效应降低了区域要素流动的成本,带来区域整体经济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高铁的网络效应会强化中心城镇的区位优势,形成对周边中小城市的“虹吸效应”,扩大城镇发展的不均衡。传统基于地点可达性测度的“土地利用-交通交互作用”理论难以解释高铁网络对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复杂网络效应。本文从要素流动的视角,基于“转移型”(具备时空排他性,例如资本与劳动力)与“共享型”(无时空排他性,例如信息与技术)两类要素流,解析“高铁网络–要素转移与共享–城市群空间结构”级联作用路径;以武汉城市群为研究案例区,利用互联网位置服务平台提供的人口迁徙等大数据资源识别并测度城镇间要素转移与共享空间特征,综合应用空间交互模型、空间面板回归等方法实证高铁网络对要素转移与共享,以及对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速铁路的发展对武汉城市群经济发展具有异质性影响, 高铁的发展促进了劳动力从周边中小城镇向中心城市转移,从而对武汉市经济具有明显的极化作用,对武汉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造成了挑战;同时,高铁也促进了信息与技术从中心城市向周边扩散,给地区经济转型带来了机遇。本研究克服了长期以来相关研究多基于单一类型“流数据”造成过度简化城镇间交互作用的缺点,尝试用统一的分析框架来解释高铁网络对城市群空间结构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将为优化城市群空间结构提供政策参考。

  • 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与空间治理 (三)
    杨凌凡, 罗小龙, 唐蜜, 丁子尧, 顾宗倪
    地理科学. 2024, 44(3): 379-390.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220380

    合作共建园区的转型发展作为重要区域治理现象在学术界备受关注。本文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法和文本分析法,援引 “同质多形”理论视角并构建研究框架,尝试从尺度、网络、领域等多个维度揭示长三角合作共建园区转型的内在动力及其新发展趋势。研究发现:① 长三角合作共建园区多维特征处于动态演化中,资本需求与行政治理困境共同构成最为关键的演化动力。园区经历了以企业转移为目标的早期形成阶段、2010年后的波折发展阶段以及2016年后以多元伙伴议程为导向的创新转型阶段,园区的转型发展由不同时期经济发展需求与行政治理困境共同推动。② 长三角合作共建园区治理方式从政府间协同转向多元主体网络行动,使园区的尺度、网络、领域特征从早期迁出地主导的单中心治理方式向多元化发展。③ 长三角合作共建园区的建设从突出专业化经济优势转向囊括创新、生产、居住等要素的综合性整体系统转变,是当前区域治理日趋复杂的缩影,国家到地方、政府到市场的不同行动主体都参与其中。总之,本文揭示了合作共建园区治理的新趋势,并强调同质多形框架在认识与推动当前合作共建园区新发展中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 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与空间治理 (三)
    时超, 孙海燕, 魏统锋, 秦伟山, 王玉梅, 王富喜
    地理科学. 2024, 44(3): 391-399.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220617

    以2030年“碳达峰”为研究时点,通过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自下而上”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探究不同通道情境下区际城市群公路物流碳排放及其减排潜力的网络格局,分析渤海通道对其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① 2030年不同通道情境的区际城市群公路物流碳排放网络差异:陆上通道情境下,区际城市群碳交流向经济、交通发达轴带和渤海海峡端点城市集中;陆海通道情境下,区际碳交流向邻近陆上通道的城市集聚;渤海通道改善了区际城市群“渤海海峡端点城市”指向的高耗能局面。② 2030年区际城市群公路物流减排潜力网络格局:以大连为减排枢纽,以渤海海峡为中心,强减排城市组对南多北少,并存在零减排城市组对;渤海通道主要通过端点城市向其他城市施以碳减排影响,对距其较远且处在公路物流边缘的部分城市的碳减排影响较为有限。

  • 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与空间治理 (三)
    焦敬娟, 马王钰青, 王伟
    地理科学. 2024, 44(3): 400-410.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220534

    作为一种特殊的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高速铁路(下文简称为“高铁”)开通减少沿线企业面临的要素约束,降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和代理成本,促进沿线地区资本流动,影响城市间的异地投资。依托2008—2017年中国上市公司新建投资决策数据,以高铁所引致的连通性和可达性等区位条件变化为切入,分析和评价高铁对异地投资的影响及其空间异质性。研究发现:① 东部地区连通性提升更快,西部地区可达性改善更显著;巨特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的可达性和连通性的绝对差距不断拉大。② 异地投资主要流向东部地区和巨特大城市,但地区差异呈缩小态势。③ 高铁区位对异地投资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且可达性的影响程度大于连通性的影响。④ 高铁区位对不同地区、不同规模城市异地投资的影响呈现差异性,连通性促进资金向东部地区和巨特大城市流动,可达性则能够显著提升西部地区及小城市对异地投资的吸引。

  • 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与空间治理 (三)
    谢永顺, 张琦琦, 王成金
    地理科学. 2024, 44(3): 411-420.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220541

    海底光缆作为跨区域连通性基础设施对于社会经济乃至国防安全至关重要,并且时刻面临着自然或人为的破坏风险。然而,当前对海底光缆网络脆弱性的探索仍受限于局部网络与国家尺度。基于此,本文以信息港为节点构建全球海底光缆网络,结合复杂网络理论与仿真模拟手段设计了完备的评价方法,依次对其网络脆弱性进行分析、枢纽信息港进行划分、区域抗毁性进行测度。结果表明:① “海缆”网络在受到随机攻击时较为健壮,在遭受蓄意攻击时较为脆弱,尤其是针对具备中转、衔接功能的信息港进行攻击将极易造成网络崩溃;② 枢纽信息港在“海缆”网络中呈极核结构,中介中心性前5名、前10名、前19名以及点度中心性前19名、前34名、前63名为枢纽信息港第一、第二、第三等级的划分标准,是网络连通受损、局部崩溃、完全崩溃3种状态的关键阈值,其中新加坡、开普敦、英格兰西海岸区、佛罗里达等信息港及其周围海域需要予以网络安全方面的重点关注;③ 区域抗毁性水平存在显著的区际差异,欧洲、北美等地区较高,东亚、南亚与中南亚等地区尚有很大的优化空间。研究成果可为海底光缆网络结构的优化提供参考和决策支持。

  • 理论与方法探索
    廖小罕, 张捷, 黄耀欢
    地理学报. 2024, 79(3): 551-564.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2403001

    地理学是一个由众多分支组成的学科体系,学科交叉是其学科特性。无人机应用的快速发展使得低空开发和低空经济进入地理学的研究视野,并在地理学研究实践中与其他学科产生了大量的交叉融合。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推动了地理学将低空纳入其研究对象体系中,拓展了地理学的研究内容。这是一项需求牵引、充满挑战、艰巨而又全新的工作。本文认为低空是一个复杂巨系统,作为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从理论上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两大地理学特征,具备采用地理学理论和方法进行低空研究的科学基础和依据。应用地理学进行低空研究的发展趋势是与航空学、信息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等学科的深度交叉、渗透、融合。在分析低空研究与上述学科关系的基础上,本文尝试性地提出未来地理学视角下低空研究体系的初步布局。本文抛砖引玉,期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地理学界同仁进一步关注低空开发和低空经济发展,促进地理学在新时期发展,满足实践需求,形成新的学术增长点。

  • 地表过程与环境演变
    李怡帆, 张晨笛, 张国涛
    地理学报. 2024, 79(3): 600-616.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2403004

    横断山区是中国山洪灾害发育最集中、灾情最严重的区域之一,也是西南重大工程、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部署区。然而,现有研究对横断山区的山洪灾害发育特征与形成模式尚缺乏系统梳理和总结,制约了西南山区防洪理论和技术体系的发展完善。本文聚焦横断山区山洪灾害形成、运动、成灾的物理过程,提炼了横断山区山洪的主导孕灾条件(多重湿润季风环流条件、高位能地形地貌条件与高异质性下垫面条件)和灾害发育特征(时空分异、能量集中、链生性与群发性),从灾害全过程的视角提出了横断山区山洪灾害的三大形成模式:高水力坡降主导的生—水—土耦合的山地产汇流模式、山洪运动过程的强水沙耦合运动模式、承灾体较高暴露度导致灾害损失严重的成灾模式。最后,基于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横断山区山洪灾害研究面临的四大未来科学挑战,以期推动横断山区乃至全国的山洪理论体系建设、区域山洪灾害风险精准评估与精细化预警预报等防灾减灾基础研究工作。

  • 研究笔谈与综述
    蒋依依, 邓宁, 高秉博, 李渊, 李云鹏, 刘逸, 刘珍环, 牟乃夏, 彭澎, 唐承财, 张宏磊, 张翔, 徐海滨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4, 26(2): 227-241. https://doi.org/10.12082/dqxxkx.2024.24002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旅游休闲已成为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方式,也是将“绿水青山”“冰天雪地”转换为“金山银山”的重要载体。然而,旅游休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亟待解决。地球信息科学为旅游休闲领域提供了一套基于空间系统的分析框架和方法,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使得地球信息科学在旅游休闲领域的研究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然而,二者的结合研究并不是研究对象和研究理论、方法之间的简单交叉,且大数据在旅游休闲研究中存在数据有偏性、多源异构数据的融合、技术迭代等问题。为此,围绕着地球信息科学在旅游休闲领域的研究现状、学科贡献、研究局限性及未来方向,以“地球信息科学在旅游休闲领域研究的辩证审视”为主题,荣幸地邀请了旅游管理、地球信息科学、地理科学等领域的12位代表学者展开专家笔谈。基于专家们的观点,总结发现地球信息科学在旅游休闲领域研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具体体现在: ①为研究者深入理解旅游者行为、旅游目的地特征等多维度旅游现象提供了丰富的空间数据和分析方法; ② 为旅游休闲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深刻的时空认知逻辑和人地思维; ③ 突破了传统旅游休闲领域研究的精细度不够、尺度单一的不足,提高了对旅游休闲复杂场景和多维尺度过程机制的解读能力。地球信息科学在旅游休闲领域未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大数据的有偏性、研究结果的可解释性、学科之间深度交互等研究挑战,仍需要学者进一步回答和探索。本文通过对专家的笔谈,抛砖引玉,希望对地球信息科学与旅游休闲的融合研究及未来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 研究笔谈与综述
    蒋依依, 高洁, 郭佳明, 徐海滨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4, 26(2): 242-258. https://doi.org/10.12082/dqxxkx.2024.230017

    大数据正在改变捕捉和分析人类活动与行为的方式。多种新兴数据渠道不断涌现,为旅游领域研究提供了大量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数据,克服了传统旅游研究中普遍存在的数据不足问题。本文以地理大数据的研究前沿为基础,明晰地理大数据在旅游领域人类旅游活动、旅游地理环境、旅游人地关系3个方面的理论支撑重点,梳理人类旅游活动/行为数据(UGC、设备数据、交易数据)和旅游地理环境数据(POI、客观环境数据)等地理大数据在旅游领域的创新应用,探讨地理大数据在理论研究更新、多源数据融合、分析方法突破3个方面的挑战和展望,为旅游领域时空认知、理论支撑、建模方法、分析框架等方面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一定参考。研究建议在理论上需要将科学研究范式标准化系统化,结合不同的事件和场景创造基于“过程-结构-机制”的中国旅游地理解释体系;数据上需要向大数据与其他数据的互补结合转变;分析技术需要向提高分析方法自适应性、涉入旅游现象特殊性变量的方向转变。

  • 研究笔谈与综述
    郑允豪, 张毅, 牟乃夏, 蒋琪, 刘瑜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4, 26(2): 259-273. https://doi.org/10.12082/dqxxkx.2024.230354

    网络科学为全面探索旅游领域中各研究对象间的动态关系结构提供了有力支撑,打破了传统研究缺乏系统性思维的局限,对于进一步理解旅游业的运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数字化变革,旅游信息变得更具灵活性与可扩展性,大幅提高了网络科学理论与方法在旅游领域中的应用可行性。本文对与网络科学理论与方法在旅游领域中的应用研究相关的学术论文进行了系统梳理,并通过多尺度的视角归纳该领域的核心研究内容。本文首先概述了相关理论基础和应用现状,之后根据不同观测尺度下的旅游领域网络现象进行研究进展总结,具体为:微观尺度关注于目标旅游行动者的交互属性,介观尺度关注于旅游行动者的聚集现象,宏观尺度关注于旅游行动者网络的全局拓扑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如数据可靠性、成果可解释性等),并对相关研究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与复杂性科学新纪元背景下的未来发展方向(如多尺度研究框架、多层网络等)进行了梳理,从而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

  • 研究笔谈与综述
    李渊, 梁嘉祺, 赵龙, 杜亚男, 杨盟盛, 张娜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4, 26(2): 274-302. https://doi.org/10.12082/dqxxkx.2024.220723

    在文旅融合、数字中国、遗产活化利用的综合背景下,遗产旅游成为学界与业界讨论的热点。承载遗产价值的空间表征与旅游者空间感知的不匹配问题是当前遗产旅游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本文从遗产价值视角出发,采用文献计量与系统性述评相结合的方法,围绕遗产价值的阐释与量化、遗产价值的空间计算与表征、旅游者遗产价值与空间感知、遗产旅游者的空间行为反馈主题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比较。研究发现:① 遗产价值阐释成果丰富,主要围绕遗产价值的内涵与阐释技术而缺少量化方法探索; ② 遗产价值的空间计算与表征具有对象针对性和应用导向性,技术方法以地理信息系统与空间信息技术为核心; ③ 旅游者遗产价值与空间感知多从遗产地的旅游目的地视角出发,忽视遗产价值和空间属性,缺乏遗产价值、遗产空间、旅游者的关系探索,感官知觉测量维度以视觉为主; ④ 遗产旅游者空间行为反馈关注行为特征、模式、成因和影响因素,重视实践应用并且体现出遗产责任导向; ⑤ 自然遗产和混合遗产语境下的遗产价值空间计算与表征、旅游者遗产价值与空间感知缺乏关注; ⑥ 国内外相关文献在对象关注、技术方法和内容聚焦上存在相似性和差异性;⑦ 未来遗产价值阐释与表征将从传统叙事走向空间量化,遗产空间感知与计算将从空间足迹走向感知行为。基于此,本文提出了遗产价值视角下旅游者空间感知与计算的理论框架与方法路径,体现多学科的理论交叉和技术融合,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为促进遗产地保护、管理、旅游发展、价值传承提供实践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