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鲁光, 刘晔
2023, 32(05): 67-78.
以朝鲜为研究区,综合利用统计数据、卫星遥感数据、数字高程数据和气候数据,通过时间序列分析、地理区域对比分析、GIS空间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朝鲜的粮食生产能力。在此基础上,将朝鲜粮食生产能力与中国、韩国两个主要邻国,以及自然条件近似的中国辽宁省、河北省相关指标开展对比分析,研判了朝鲜粮食生产的相对水平与发展阶段。研究表明:(1)朝鲜现状粮食生产能力较低,与中国和韩国有较大差距,2019年朝鲜粮食单产为3 800 kg/hm2,相当于中国1990年的单产水平,或韩国1970年单产水平;(2)朝鲜播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为水稻、玉米和大豆(合计83.6%),这与中国玉米、水稻、小麦并重(合计占比80.6%)及韩国水稻一枝独秀(占比82.6%)的种植结构差异明显;(3)朝鲜粮食生产能力波动明显,可以划分为稳定上涨期(1961—1991)、剧烈下降期(1992—1997)、逐步恢复期(1998年以来)三个阶段;(4)朝鲜的化肥产量和施用量虽然较低,但通过化肥、有机肥的综合施用,可以接近中国现阶段的农田肥料水平,保证耕地维持粮食生产能力的需要;(5)朝鲜当前具备灌溉条件的耕地面积占比达67%,灌溉能力与我国辽宁省、河北省基本相当;(6)朝鲜南部水热条件较为充足,可探索实行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耕作制度,通过提升复种指数进而提高粮食产量。假设实行一年两熟的耕作制度,朝鲜至少可增加83.14万吨粮食产量,至少保证319万人的粮食供给,增产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