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2013年气候变化对祁连山草地生产力影响评价

展开
  • 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武威市气象局

网络出版日期: 2017-08-15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60238)

摘要

气候生产潜力反映了植被群落在自然条件下的最高生物学产量,可作为草地生产力评价依据。本文依托1961-2013年祁连山区17个气象站数据,利用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以及MK检验、EOF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域夏季(5-9月)草地生产力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祁连山降水倾向率为1.0552 mm·a~(-1),温度倾向率0.0357℃·a~(-1),气候变化呈暖湿型特征,其中降水是影响祁连山草地生产力的主要因素。第一特征量以托勒—野牛沟—肃南为高值区,草地生产力显著优于其他区域,应该作为祁连山草地重要保护区域。在气候驱动上,降水对祁连山草地生产力的影响要远远大于温度,尤其在沿沙区和戈壁荒漠区;而温度的影响显著体现在湿润地带即祁连山高地一带。该研究为祁连山草地保护与发展提出了参考依据。

本文引用格式

罗永忠, 郭小芹, 刘绪珍 . 1961-2013年气候变化对祁连山草地生产力影响评价[J]. 山地学报, 2017 , 35(04) : 437 -443 . DOI: 10.16089/j.cnki.1008-2786.000240

Options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