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地区的空间经济联系与格局特征研究——以中国东北三省与俄罗斯远东联邦区为例

展开
  • 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网络出版日期: 2022-08-15

基金资助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21JLC2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01165);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1M693817)

摘要

以中国东北三省和俄罗斯远东联邦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区域经济等级、经济联系强度、地缘经济匹配等研究中俄跨国地区空间经济联系与格局特征,研究表明:2010—2019年,(1)俄远东繁荣的经济区与停滞的落后区两极分化现象显著。一级经济区位于滨海边疆区、哈巴罗夫斯克(伯力)边疆区、萨哈(雅库特)共和国、萨哈林(库页)州,二级经济区分布在阿穆尔州、外贝加尔边疆区、布里亚特共和国,三级经济区包含堪察加边疆区、马加丹州、犹太自治州、楚科奇自治区。(2)中国东北三省与俄远东区的经济联系强度不断增强,同其毗邻东向的滨海边疆区,北向的阿穆尔州和哈巴罗夫斯克(伯力)边疆区的经济联系量最多。空间上,中国东北三省与俄远东不同地区(南部>西部>东北部)经济联系差异较大,呈“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格局特征。(3)中国东北三省与俄远东多数联邦主体隶属于地缘经济互补型,表现出距离越近的联邦主体、竞争关系较强,距离越远的联邦主体、互补关系较强的态势。

本文引用格式

初楠臣, 吴相利, 张平宇, 张鹏, 王颖, 徐爽 . 跨国地区的空间经济联系与格局特征研究——以中国东北三省与俄罗斯远东联邦区为例[J]. 人文地理, 2022 , 37(04) : 132 -140 . DOI: 10.13959/j.issn.1003-2398.2022.04.015

Options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