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在跨喜马拉雅地区的地缘经济格局对比研究

展开
  • 天津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天津师范大学自由经济区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全国重点实验室

网络出版日期: 2024-04-15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ZD13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0123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20M680693)

摘要

跨喜马拉雅地区是一个地理环境独特而复杂的区域,连接着中亚、南亚和东南亚,是我国“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作为印度“东向战略”和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叠区,该区域被认为是中印地缘经济利益交汇区。然而,已有研究对中印在跨喜马拉雅地区地缘经济格局刻画的深度和广度均不充分。因此,基于2002—2020年跨喜马拉雅非主体国家贸易进出口数据,本文运用HM指数、贸易强度指数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多层面对比了中印在跨喜马拉雅地区的地缘经济格局。结果表明:(1)在经济依赖上,跨喜马拉雅非主体国家对印度的依赖程度总体上要高于中国,其中不丹和尼泊尔对印度的依赖程度最高,而巴基斯坦和缅甸对中国的依赖程度较高。(2)在贸易强度上,跨喜马拉雅非主体国家与中国的贸易强度指数整体偏低,而与印度的贸易强度指数整体较高,其中缅甸与中国的经济联系最密切,而尼泊尔和不丹与印度的经济联系最紧密。(3)在贸易网络中,中印两国处于跨喜马拉雅地区贸易网络的绝对核心位置,形成了以中国、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缅甸为组群,以及印度、孟加拉、斯里兰卡、尼泊尔为组群的两个组团。

本文引用格式

张巧玲, 王淑芳, 黄宇 . 中印在跨喜马拉雅地区的地缘经济格局对比研究[J]. 人文地理, 2024 , 39(02) : 113 -123 . DOI: 10.13959/j.issn.1003-2398.2024.02.012

Options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