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

展开
  •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
    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

网络出版日期: 2024-06-25

基金资助

福建省公益类科研院所专项(2021R1002003、2020R1002006);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J01741)

摘要

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的有效途径。基于福建省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和社会经济发展数据,借助CRITIC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趋势分析及地理探测器对福建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空间分异格局与影响因素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2020年福建各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在0.379 5~0.601 4之间,均值为0.485 8,整体融合发展态势良好。空间上高值、较高值区集中于闽北、闽西及闽南地区;较低值和低值区主要分布在福建中东部沿海地区,数量较少。(2)2020年福建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呈现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冷热点空间分异格局明显,极化现象较为突出,热点-次热点区范围较大,主要位于闽西地区山区县域。(3)2020年福建县域城乡融合水平的空间分异格局是县域GDP、财政支农水平、产业化高级水平、海拔高度、土地城镇化水平、交通通达度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且不同因子交互作用的影响力大于单因子的影响力。要持续推动城乡融合发展,需形成更加协调的城乡空间形态和城乡产业体系,同步实现城市现代化和乡村现代化。

本文引用格式

刘少芳, 戴文远, 包雪艳, 黄万里, 武国胜, 陈静 . 福建省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J].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3 , 18(02) : 120 -128 . DOI: 10.19687/j.cnki.1673-7105.2023.02.016

Options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