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23年, 18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2024-06-25
      

  • 全选
    |
  • 周翔
    气候变化将增加干旱的风险及加剧干旱,探索未来气候变化下的干旱状况是制定长期气候适应策略的关键。本研究基于CMIP6(耦合模型相互比较项目的第六阶段)强迫情景下的气候因子数据,不仅考虑了降雨因素,还考虑了温度等引起的蒸散发因素,使用日SPEI算法预测了2016—2100年福建省的干旱状况,并分析福建省干旱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未来干旱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和频次均波动较大,其中干旱严重程度及上升趋势最为显著;2)MPI-ESM1-2-HR模型预测的福建省未来干旱严重程度最高,AWI-CM-1-1-MR模型预测的年干旱持续时间最长,预计福建省每年将经历6~8次干旱事件。3)3种模型下的干旱特征在空间格局上有所差异,干燥和湿润的区域均发生干旱。本研究有助于提高对未来干旱条件的理解,并为后续利用先进的CMIP6气候模型和情景提供技术参考。
  • 张璐, 曼吾拉·卡德尔, 张昕, 周志花, 邹逸航, 吴昊, 高韶勃
    利用1948—2018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NOAA提供的ERSST月平均海温资料,分析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顶的变化及其与ENSO的关系,得到以下结论:1)对流层顶温度的变化表现为由赤道向两级递增,对流层顶气压的变化与温度类似,对流层顶温度和气压各季节标准差分布表现为变率从赤道向两级递增,且南半球变率大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带更加明显;2)与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顶温度相关的海温型为类El Ni1o型,夏季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顶温度与赤道中西太平洋呈反相关,各季节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顶气压和SST场关系均呈类El Ni1o型;3)春季、夏季、秋季对流层顶气压偏高时,对应500 hPa上鄂霍次克海及其以东地区的负异常及副热带以南地区的正异常,对流层顶温度与nino34指数整体上保持较为显著的同向变化关系。
  • 代文魁, 林安幸, 赖灿, 郭微, 林石狮, 汤聪
    通过对广州市8个公园的访花蜂蝶和蜜源植物一年的追踪调查,分析了访花蜂蝶物种组成、丰富度和丰度的季节变化,并针对植物丰富度和温度变化对访花蜂蝶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访花蜂类记录有3科14种,访问植物55科116属138种;蝶类6科54种,访问植物48科94属105种。不同季节访花调查中,蜂类和蝶类物种丰富度(Margalef指数)秋季最高,冬季最低;而丰度(访花频次)春季最高,夏季最低。访花蜂蝶的丰富度与蜜源植物丰富度和温度变化都显著相关,而丰度则只与蜜源植物丰富度显著相关。研究表明,广州城市公园能够维持长时间且较高水平的蜂蝶物种多样性和丰度缘于不同季节蜜源植物资源丰富,能吸引大量蜂蝶。未来在城市绿化工作中,应筛选出不同季节的优势蜜源植物,以构建蜂蝶友好型植物景观,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
  • 张俊杰, 蔡长春, 曹景林, 杨兰芳, 盛佳
    过氧化氢酶在植物生理生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简便、快速、准确地测定植物过氧化氢酶活性,进行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烟苗叶片过氧化氢酶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植物过氧化氢酶活性所需试剂种类少、操作简单、测定快速。标准曲线相关性好,样品测定重现性好,加标回收率高,测定结果与高锰酸钾滴定法呈极显著相关,说明方法准确可靠。本方法稳定时间至少在5 h以上,稳定时间长有利于大批量的样品分析测定。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标定过氧化氢浓度与高锰酸钾滴定法无显著差异,说明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标定过氧化氢浓度可行,既可简化操作和节省时间,又能降低分析测试成本。因此本研究为植物过氧化氢酶的研究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稳定可靠、成本低廉的分析测定方法。对两种烟苗叶片的测定表明,楚雪26烟苗叶片的过氧化氢酶活性高于楚雪14,烟苗叶片过氧化氢酶活性呈上半叶>全叶>下半叶,说明烟苗叶片过氧化氢酶活性受不同烟苗品种影响,且过氧化氢酶在烟苗叶片分布并不均匀。
  • 陈杰
    本研究采用国际林联(IUFRO)的林分垂直分层标准,对福建省延平区葫芦山村青冈次生林6个不同恢复阶段的群落,探究不同林层的树种组成与多样性特征。结果显示,群落林木物种丰富,共有89种,隶属于32科56属。林分上层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为1.082~1.599、0.438~0.629、0.628~1.127、0.906~0.982,在上层所有树种中,重要值排前5位的为青冈、栲树、马尾松、木荷、甜槠;中层的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依次为1.363~4.102、0.572~0.871、0.911~2.424、0.860~0.961,重要值排前5位的为青冈、木荷、栲树、福建青冈、石栎;下层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依序为2.421~4.017、0.751~0.885、1.757~2.445、0.825~0.928,层内重要值排前5位的为木荷、山矾、柳叶连蕊茶、青冈、白花苦灯笼。研究结果说明,次生青冈林已形成多树种混交的复层异龄林结构,林木各层均具有较高的物种丰富度,随着林分发育,物种数表现出“上层中间底两头高,中层逐渐减少,下层较稳定”的特征。青冈是各阶段中上层的优势种,下层林分大多为乔木树种,木荷的重要值最大。本研究揭示了天然次生青冈林不同发育时期各层的树种组成与多样性特征,可为松林改造、营造乡土树种和经营管理提供参考。
  • 何梅, 游子榕, 刘庚余, 马明明, 刘秀铭
    福州盆地晚第四纪海侵-海退研究在近几十年内获得了较多的成果积累,已证实淤泥层可作为海侵活动的标识层。海侵层除了能够指示海平面上升,其在盆地内部的分布特征能够反演其沉积后期经历的构造活动。本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收集了盆地内不同位置913根钻孔岩芯资料,分别提取全新世与MIS 3两次海侵层层顶、层底埋深、厚度以及现代地表高程等参数,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将两期次海侵层的厚度和层底埋深利用ArcGIS进行反距离权重插值分析,结合盆地内已探明的断裂构造,探讨盆地沉积中心的演变。结果表明,不同期次的海侵层在盆地内分布特征存在显著差异:1)全新世海侵层的层顶与层底埋深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层底埋深与海侵层厚度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与现代地表高程也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表明全新世海侵层沉积以来盆地内部未发生明显的差异性构造沉降;2)MIS 3海侵层的层顶、层底埋深同样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层底埋深与海侵层厚度之间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但是相较全新世弱得多,层底埋深与现代地表高程不存在相关关系,表明MIS 3海侵层沉积以来盆地内部可能发生过差异性的构造沉降;3)ArcGIS反距离权重插值结果显示,盆地内部以闽江为界,闽江以北多为沉积中心,相对下沉,闽江以南则相对抬升,沉积中心随时间有向西转移的趋势,从鼓山山前断裂带转移到八一水库—尚干断裂带。
  • 陈钟佃, 吴飞龙, 黄小云, 冯德庆, 黄秀声, 翁伯琦
    满江红(Azolla pinnata subsp.Asiatica)是一种萍-藻共生的小型水生蕨类植物,具有固氮能力强、粗蛋白含量高和富钾的功能,农业应用价值较高,一直受到关注。红萍在农业生产应用上历史悠久,传统上红萍多用于绿肥利用、淡水鱼饲料,也有用于猪、鸡、鸭等饲料,降本节支的成效显著。近年来也逐步应用于污水治理,其具有去除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的作用,显示出较好的水体环境治理效果。通过总结红萍育种、抗逆性、肥料化、饲料化、污水净化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红萍综合利用中的优势及潜力,并提出红萍在农业产业化中的应用对策,以期为乡村资源高效利用与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参考及借鉴。
  • 庄星辉, 王强, 周婷, 党牛
    本研究利用2019年与2020年全球86个国家的产品贸易数据,对疫情后全球商品贸易格局进行刻画,并应用回归分析方法,对新冠疫情影响下的全球贸易变化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论如下:1)尽管疫情前后世界贸易的总体格局并未发生明显改变,但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重要程度得到显著提升。2)新冠疫情影响下的全球产品贸易格局发生了较大的改变,重工业产品贸易数量和比重明显下降,而宝石和贵金属商品贸易量和比重却大幅增加。3)疫情爆发后,西班牙、澳大利亚、中国以及瑞士分别在运输设备、采石和采矿、电气和机械商品以及宝石和贵金属商品上展示出了显性比较优势。4)全球贸易变化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工业化水平对于维持国家贸易量以及维护国际贸易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反,国际贸易依赖程度的增加则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该国的贸易韧性。研究结果可为公共危机事件中全球贸易格局的评估,以及国家贸易产业配置合理化提供一定参考。
  • 张新红, 李红军, 杨海勤
    探究传统村落的空间可达性与分布特征,对科学保护传统村落和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运用数理统计分析和空间分析方法,对甘肃省传统村落的空间可达性、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传统村落的空间可达性总体不佳,全局可达性高的村落在天水、兰州形成了高密集区和次高密集区,局部可达性高的村落主要分布在天水、兰州、酒泉和陇南等市。2)国家级、省级及所有传统村落均呈凝聚型分布,县级尺度上的分形特征较明显,并呈现出沿某一地理线集中分布的态势。3)传统村落整体表现出“东南密、西北疏,强集中、大分散”的空间格局,高密度区位于天水—陇南地区。4)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受到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社会因素的共同约束。年均降水量、人均GDP、人口密度和路网可达性4个因子的影响力较强,但任意两个因子的交互影响均大于单个因子,尤其是年均降水量与人均GDP、人口密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
  • 李天华, 林惠花, 武国胜
    乡村生产空间系统作为人地耦合系统的多种存在形式之一,具有脆弱性。脆弱性是研究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选择泉州市为研究对象,以2010—2020年为研究时段,采用VSD评估框架构建泉州市乡村生产空间系统脆弱性指标评价体系,分析其时空分异特征,对脆弱性类型进行划分,找出主要致脆因子,进而提出调控策略。结果表明:1)泉州市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暴露度呈“东南和西部高,北部和中部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波动上升趋势。敏感性呈“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小幅上升趋势。适应能力呈“中部高,东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及不断上升趋势。脆弱性呈“东南和西部高,北部和中部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及不断下降趋势。2)脆弱性类型可划分为适应性脆弱型、暴露-敏感脆弱型、暴露-适应脆弱型、强综合脆弱型和弱综合脆弱型,并针对不同类型脆弱区找出其主要致脆因子。3)按照“绿色发展-重点突出-分区调控”的原则,提出降脆策略,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新思路。
  • 史澳妮, 许媛媛, 孙展鹏, 孙冰冰, 李馨, 郑博瀚, 刘姗姗
    在政府主导的产业脱贫推动下,中国南方亚热带地区水果产业蓬勃发展,取得一定的脱贫成效,研究其脱贫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以福建省平和县为例,基于Landsat卫星遥感数据,研究脱贫政策影响下近30年来蜜柚种植的时空变化特征,结合问卷调查和统计数据对蜜柚的脱贫成效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结果表明:1)1989—2018年,在脱贫政策影响下,平和县蜜柚种植面积从8.97 km~2增长到1 260.24 km~2,增长速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蜜柚的新增种植主要来源于耕地占用和森林采伐。2)蜜柚种植面积与GDP、农业总产值、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显著正相关,平和县蜜柚面积与各经济指标之间的耦合协调度越来越高,蜜柚收入占农民年收入的比重呈先增加后略微减少的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平和县积极的蜜柚扩张政策对于消除该县的贫困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 邓招余
    森林步道作为满足民众户外游憩需求的重要空间载体,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功能体验。本研究构建了森林步道的功能评价体系,并运用AHP-TOPSIS法对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邵武段)进行功能评价研究。结果显示:1)生态功能是进行森林步道功能评价的首要因素,森林步道功能影响排序为:生态功能>游憩功能>社会功能>景观功能;2)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邵武段)各路段功能体验差异较大,不同路段间的生态功能、社会功能、游憩功能、景观功能尚未实现协同发展。最后依据结果提出邵武段国家森林步道功能建设的优化对策。
  • 董德辉, 杨建夫
    旅游业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国际关系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跨地域流动渐趋频繁,旅游业成为了地方化与全球化连结的重要指标。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全球肆虐,台湾的旅游业也饱受考验。疫情影响下旅游产业发生巨变,旅游业复苏需更具弹性、重视可持续性性及包容性。在全球追求可持续性风潮、倡议气候变迁治理政策与COVID-19疫情影响之下,台湾旅游产业的发展可实施以下策略:1)创新旅游产业,升级核心业务:因疫情不确定性,调整并升级服务或产品;2)加速科技应用与导入:应用多元科技,解决无法面对面服务的痛点;3)转型旅游产业,吸引国际及在地游客:重新定位品牌在地化,调整商品销售与营销模式;4)转变个人化旅客消费模式,带动旅宿产业转型:数字游民(Digital Nomad)带动居家度假Staycation(stay+vacation)与工作度假Workation(work+vacation),实行生活、工作、旅游界线模糊模式,结合深度文化或自然体验;5)由环境可持续性转变为可持续旅游模式:可持续性的理念是实施环境可持续性的基石,在疫情影响下,将旅游景点与生态休养生息相结合,为动植物与环境增加新生机,提供旅客深度旅游体验规划。
  • 康雪琴, 谢晓玲
    以青海省551个文物保护单位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分析工具研究青海省文物保护单位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青海省文物保护单位整体分布类型为聚集型,自史前至近代各时期分布类型由聚集到分散,再趋向于聚集型。2)文物保护单位的高密度区集中分布于青海省东部的河湟谷地,不同时期高密度核心区的数量与位置呈波动变化的特征。3)文物保护单位整体空间重心位于海南州,自史前至近代以来空间重心呈现自东北—西南的移动轨迹,空间方向由东西向至南北向逐渐偏转趋势增强,空间分布范围不断扩大。4)受地形地貌、河流水系、气候变化及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共同影响,青海省文物保护单位的分布集中在地势平缓的川水地带、靠近河流且政治环境较为稳定的地区。
  • 钟羡芳
    社科类图书市场的空间分布能够反映区域文化发展程度的不同。本研究基于“开卷全国图书零售市场观测系统”2009—2022年中国各省区市图书销售数据,采用Dagum基尼系数测度中国社科类图书市场的空间非均衡性及动态演变趋势,并用随机森林回归分析法衡量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中国社科类图书市场2009—2019年整体呈上升趋势,空间差距大,但总体差异和区域间差异呈缩小趋势。2020—2022年受叠加疫情的影响,社科类图书市场区域不平衡度增大。区域间差异对总体差异有较大的贡献率,是图书市场空间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地区生产总值、人口、教职工人数、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是社科类图书市场的主要影响因素。
  • 吴小洲
    海滨浴场在提升公众亲海体验、满足公众对美好海洋生态的需求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分析厦门海滨浴场资源条件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厦门海滨浴场建设的适宜性,提出厦门海滨浴场的布局规划策略,即:标准先行,构建厦门海滨浴场建设标准体系;优化布局,因地制宜布局海滨浴场;突出特色,引导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确保安全,科学划定海域范围,同时以厦门环东海滨浴场为例,精细规划,提出海滨浴场详细设计方案,为厦门海滨浴场建设提供参考和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