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春梅, 王冰翎, 刘泽雨, 赵琳, 胡竹君, 孙国平, 杨青, 周友胜, 郑洪波
2018, 38(05): 1304-1312.
浙江宁绍平原是研究河姆渡文化与自然环境发展关系的热点区域。选取田螺山遗址附近的TLS1402钻孔上部16. 16 m的沉积物进行AMS~(14)C测定、孢粉和微炭屑分析,旨在研究宁绍平原中全新世植被历史、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约8460~7700a B.P.,植被类型以落叶阔叶林为主,含有常绿成分和针叶成分,揭示了气候温凉偏干的特点;7700~6300aB.P.期间,乔灌木整体有所下降,波动显著,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气候暖湿,在7600~7500 a B.P.、7300~7200 a B.P.和6700~6300 a B.P.,粒径>38μm的禾本科明显增加,可能显示了人类的3个农业发展阶段。另外,微炭屑增加对应栽培作物花粉的增加,暗示植被变化可能与人类活动有关;6300a B.P.至今,木本花粉含量总体大幅度下降,草本花粉含量升高,气候稍温凉偏干,植被类型仍以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但植被变化可能受人类干扰。2)淡水藻类和沟鞭藻类含量表明,TLS1402钻孔所在地8460~7700a B.P.可能为浅海湾环境,但也受到淡水注入影响。7700~7200a B.P.为过渡时期;7200 a B.P.后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海平面上升速率大幅度降低,陆地逐渐生长,7000-6900 a B.P.河姆渡文化逐步开始发育,水稻农业发展,但之后受到海水影响,在7200~6700 a B.P.、6600~6500 a B.P.都出现农业发展低谷,分析认为和海水入侵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