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 2023, 38(10): 0.
  • 研究论文
  • 研究论文
    黄春林, 冯娅娅, 高峰, 赵雪雁, 钟方雷, 程清平, 魏彦强, 宋晓谕, 王宝, 王鹏龙

    定量评估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的进展和指标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对于监测SDGs的实现进度以及指导政策制定和实施至关重要。以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临沧市)为研究区,基于统计、遥感和监测等地球大数据,在SDGs全球指标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结合临沧市地域特色和数据获取情况,选取70个SDGs指标构建了评估边疆多民族欠发达地区SDGs进程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计算了2015—2020年临沧市16个SDGs得分值和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评价了临沧市SDGs进展状况,提出了临沧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关键挑战及解决对策。研究表明,2015—2020年临沧市SDG 6、SDG 7和SDG 13基本保持较高的得分值,其余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均呈现增大趋势。在SDGs发展进程方面,16个目标均具有较好的发展进程,SDG 5年均增长率最大,SDG 13基本保持不变;此外,有81%的SDGs指标具有较好的发展进程。该研究可为其他典型示范区推进可持续发展建设提供参考,为推进中国乃至全球欠发达山区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借鉴。

  • 青促会专栏
  • 青促会专栏
    张雪冰, 张泽和, 鲁显楷

    大气氮沉降增加及其全球化影响了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式。微生物碳利用效率是驱动土壤碳循环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土壤碳循环模型的重要参数。然而,氮沉降对土壤微生物碳利用效率影响的结论不一致,其背后的作用机理也不清晰,这严重限制了对在大气氮沉降下土壤碳循环动态和碳储存潜力的预测。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碳利用效率的历程和方法进行了综述,并从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两个方面归纳总结了氮沉降增加对微生物碳利用效率影响的机理。在生物因子方面,氮沉降可通过改变微生物量和群落结构以及调节微生物酶活影响微生物碳利用效率;在非生物因子方面,氮沉降可通过改变土壤氮状态、土壤化学计量学和土壤pH,以及地上植被动态(如根系分泌物、凋落物输入等)影响微生物碳利用效率。总体来看,适量氮沉降可以缓解生态系统的氮限制,提高微生物的活性,进而促进微生物碳利用效率;但过量氮沉降则会抑制微生物生长,降低微生物碳利用效率。最后,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强调要优化微生物碳利用效率的测定方法、从不同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研究多因素交互的影响等, 以期为深入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与机制提供理论支持,同时为准确评估和预测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碳库的固碳潜力提供科学依据。

  • 基金项目管理与成果介绍
  • 基金项目管理与成果介绍
    高阳, 熊巨华, 张中浩, 蔡顺, 张琍, 安雨, 白开旭, 李汝资, 杨艳丽, 杨振

    介绍了2023年度地理科学学科集中受理期项目申请与受理状况,分别从三大分支学科、3种项目类型与4类科学问题属性方面分析了2023年度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与资助状况,并指出了在项目申请与评议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对于2022年底的结题项目,分析了各类项目发表SCI/SSCI和中文核心期刊收录论文情况,并重点阐述了各分支学科项目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

  • 基金项目管理与成果介绍
    任建国, 王洋, 吕大炜, 柴鹏, 李妲, 李志清, 肖笛

    为了更好地了解地质科学领域基金项目的申请情况,提高基金项目申请书和结题报告的质量,了解地质学学科当前研究热点,分析了2023年度地质学(申请代码D02)的项目申请、评审及资助情况,梳理了受理与通讯评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2022年度结题项目完成情况及主要学科方向取得的研究进展。此外,以2023年度地球深部过程与动力学领域相关分支学科面上项目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为样本,运用词云分析方法,对申请书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剖析了地质科学领域及各分支学科的研究热点,为科研人员项目申请提供参考。

  • 基金项目管理与成果介绍
    李薇, 肖军, 康晋霆, 房忱琛

    对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地球科学二处地球化学学科(申请代码:D03)所管理的基金项目进行总结分析,包括项目申请、受理、同行通讯评议、会议评审以及资助情况等,并通过对学科近5年项目申请情况的分析,提出学科发展面临的挑战。结果显示:2023年度地球化学学科项目申请量相比2022年度减少5.1%,但申请项目的依托单位数量近几年保持连续增长;表层地球化学作为学科新增代码,项目申请量增长较快,2023年度已进入学科前3位,成为学科领域的新增长点;近5年地球化学学科项目申请人、负责人的年龄均较地球科学部平均年轻1岁以上。总体而言,地球化学学科目前面临体量基数小和增长慢的挑战,也存在研究队伍相对年轻化的优势。学科未来既需持续加强自身理论和方法的基础研究,又要着力强化支持地球化学的应用研究。最后对2022年度结题项目的代表性成果进行了介绍。

  • 基金项目管理与成果介绍
    程惠红, 孙长青, 任杰, 宋小刚, 周军

    主要介绍了2023年度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学科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工作,详细阐述了地球物理学、空间物理学和大地测量学各类项目的申请、评审和资助情况,并重点分析了面上项目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通讯评审情况。此外,总结了2022年结题项目完成情况及各分支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

  • 基金项目管理与成果介绍
    刘羽, 孙建强, 吴志军, 张伟, 张亚南, 陈涛, 李紫燕, 曹文庚, 王鹏, 闵祥宇

    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环境地球科学学科2023年度相关项目的申请和获批情况进行分析,对于下一年度申请人和单位申请项目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分析了环境地球科学学科2023年度各类项目的申请、受理、评议和资助情况;总结了2022年度环境地球科学学科项目结题情况以及主要学科方向取得的研究进展。

  • 基金项目管理与成果介绍
    冷疏影, 张亮, 谭晓晓, 鞠鹏, 宋炜, 毛伟

    为了使科研人员更好地了解海洋科学与极地科学领域基金项目的申请情况,提高项目申请书和结题报告的质量,分析了2023年度地球科学部四处(海洋科学与极地科学,申请代码D06)各类项目的申请、评审及资助概况,总结了2022年度结题项目和在研项目的成果标注情况,归纳了2022年度结题项目取得的研究进展。还梳理提出了上述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总体来看,2023年度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单位数量较2022年度增加36个,项目申请总量较2022年度减少6项,这3类项目分别减少56项、增加33项和增加17项。2022年度结题项目尚存在研究成果第一标注率较低和结题报告撰写不规范等问题。

  • 基金项目管理与成果介绍
    何建军, 赵卫雄, 刘哲, 薛海乐, 杨亚力, 旷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地球科学五处(大气学科)顺利完成2023年度集中接收项目的申请、评审、资助和结题等工作。从项目申请来看,2023年度大气学科收到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共计1 928项,较2022年度增加了6.1%,其中2项申请书因不合管理规范而不予受理,不予受理项目数较往年有所减少。收到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62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92项,受学部委托负责的“天气及气候系统与可持续发展”领域重点项目接收申请49项。从项目评审结果来看,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综合评价得分较前两年有所提升。学科评审组会议继续试点分组讨论,以提高评审效率。会评专家明确“支撑技术”板块的定位,支持支撑技术相关研究。从资助情况来看,以上3类项目共资助417项,平均资助率为21.6%,较2022年度有所下降。从结题成果来看,2022年度这3类项目共结题319项,发表论文等指标与往年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