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4年, 3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2024-06-19
      

  • 全选
    |
  • 许艳丽, 姚钦, 宋洁, 潘凤娟, 刘春龙
    2014, 3(01): 1-9.
    一年生草本珍珠粟是有价值的饲料作物,珍珠粟除了作为饲料外,在种植后还有减少多种植物寄生线虫在土壤中密度的作用,为了探讨珍珠粟对大豆胞囊线虫在土壤中密度的作用,2010年和2011年进行了哈尔滨和海伦2个地点的大豆连作田种植珍珠粟CFPM-101试验,以大豆为对照作物,在种植前和收获后采集耕层土壤,测定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和卵密度。试验结果表明,珍珠粟种植后可很好地控制大豆胞囊线虫在土壤中的胞囊密度,在哈尔滨和海伦试验区对大豆胞囊线虫胞囊防治效果在31.1%~100%,而种植大豆后收获季节土壤中胞囊增加20.6%~97.5%。珍珠粟种植也可很好地控制大豆胞囊线虫在土壤中卵的密度,防治效果在53.2%~100%,而种植大豆后收获季节土壤中大豆胞囊线虫卵增加了23.5%~550%。研究结果证明了珍珠粟可有效地降低连作大豆田大豆胞囊线虫虫源密度。图8,表2,参21。
  • 于沙沙, 窦森, 杨靖民
    2014, 3(01): 10-14.
    通过对CENTURY模型在土壤有机碳研究中的应用和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生态系统,CENTURY模型只要输入有效的参数就能够顺利运行,在土壤有机碳研究中有较强的适用性。利用该模型对土壤有机质积累和分解过程及其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可为土壤肥力、土壤质量、土壤健康的评价及科学管理陆地生态系统提供依据,也为全球碳循环研究提供基础依据。据此得出CENTURY模型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在不同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研究中的应用会更加广泛和深入。参26。
  • 尹浩冰, 马红媛, 梁正伟
    2014, 3(01): 15-21.
    稳定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在生态学的诸多研究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其中15N标记技术在草地生态系统氮素循环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15N标记技术在国内外草地生态系统中生物固氮、氮肥的去向和利用、氮素在土壤中的转化以及氮素损失方面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并对存在的问题和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为更好的利用氮肥、充分发挥草地生产潜力提供理论依据。图1,参53。
  • 刘华招, 步金宝, 宋微, 卜庆云
    2014, 3(01): 22-27.
    以14个不同穗型常规粳稻品种为材料,在30 cm、25 cm两种密度水平下种植,研究半直立耐密型常规粳稻增加密度后主要性状因子的配置及耐密性。结果表明,半直耐密型品种叶面积指数极显著低于弯穗型品种,半直立耐密型品种的高效叶面积极显著地高于直立棒穗型品种和弯穗型品种。增加密度后半直立耐密型品种叶面积指数增加比例小,高效叶面积增加显著。株高显著低于弯穗型品种,穗长极显著低于弯穗型品种,着粒密度极显著低于直立棒穗型品种。剑叶和倒2叶长显著长于直立棒穗型品种,叶宽显著宽于弯穗型品种。增加密度后个体更趋于收敛。半直耐密型品种增加密度后抗倒性强于弯穗型品种,结实率高于直立棒穗型品种,出米率好,产量高。半直耐密型品种穗位上升(半直立),株高降低(85 cm~90 cm),增加密度后个体收敛,高效叶面积增加,是增加平方米穗数,增强抗倒性,提高产量和出米率的关键,是窄行增密或减肥增密配套栽培的基础。图3,表2,参8。
  • 吕保玉, 白海强
    2014, 3(01): 28-31.
    通过自制根箱试验,研究了两种基因型蕹菜茎叶中的镉含量与植物根际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的关系。结果表明:两个蕹菜品种茎叶中的镉含量存在基因性差异;同一品种根际微生物数量显著大于非根际土壤(p<0.01);两种基因型蕹菜品种间微生物数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植物茎叶镉含量与根际微生物数量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相关程度为真菌>细菌>放线菌。表4,参14。
  • 王欢, 孙霞, 岳岩磊, 孙晓环, 徐琰, 王燕平, 宗春美, 潘相文, 杜维广, 孔凡江, 任海祥, 刘宝辉, 袁晓辉
    2014, 3(01): 32-40.
    花荚脱落是大豆生殖生长过程中的一种自我调节现象,同时也是限制大豆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筛选与大豆花荚脱落相关的SSR标记位点,研究分别以2011年种植的104个和2012年种植的314个东北春大豆种品种组成的两个自然群体为材料,选用分布于20个连锁群的205对SSR引物对供试材料进行基因分型。利用TASSEL软件包中的GLM程序,以Q值作为协变量,进行花荚脱落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在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到763个等位变异,每个标记有2~12个等位变异,每个标记多态性信息量为0.054~0.771。花荚脱落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表明,共有33个SSR标记位点与东北春大豆花荚脱落性状显著相关,在2011年和2012年均检测到的位点有4个,分别为B2连锁群上的Satt534、E连锁群上的Satt452、J连锁群上的Satt244以及O连锁群上的Satt478。本研究结果为选育出花荚脱落率低的东北春大豆的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图3,表5,参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