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飞, 张树文, 李天奇
2012, 1(03): 148-154.
在地理信息系统 ( GIS) 和遥感 ( RS) 技术的支持下,结合地形地貌数据,采用 SPOT -5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结合野外调查,运用 GIS 分析功能,提取了吉林省九台市典型黑土区的侵蚀沟数量、裂度、吞噬耕地面积,对研究区的侵蚀沟空间分布与研究区坡度、坡向及坡形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在不同地形要素的空间组合下侵蚀沟的空间分布规律。在研究区内,侵蚀沟裂度随坡度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坡度在 5°以上时,坡度已不是侵蚀沟发育的主要因素; 在不同坡向上,土壤侵蚀表现为阳坡高于阴坡,迎风坡高于背风坡的特点; 对于不同的坡形,在凹形坡上,最易于侵蚀沟的发生,凸形坡次之,直形坡最不易于侵蚀沟的发生。不同地形要素的组合时,侵蚀沟的裂度差异更加明显。阳坡上,凹形坡较直形坡和凸形坡容易产生侵蚀沟; 阴坡上,凸形坡最利于侵蚀沟的形成。由于不同地形要素组合下,侵蚀沟的发生发展情况各异,因而在对其进行治理时,应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治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