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艳丽, 刁琢, 李春杰, 潘凤娟, 战丽莉, 田中艳, 张思佳, 胡新
2012, 1(02): 70-78.
为了探讨利用作物遗传多样性控制大豆胞囊线虫病效果,在东北黑土区大豆迎茬和15年连作田选择高抗大豆胞囊线虫病品种抗线4号和当地优质高产品种黑农35进行清种、混种及间隔种植比较田间试验。结果显示,抗线4号和黑农35号1∶1混合种植后使土壤中SCN二龄幼虫数量、大豆根表雌虫数量和收获期土壤中SCN卵数量明显减少,低于黑农35清种,与抗线4号接近,对SCN的控制效果在所有混种和间隔种植方式中最好。在迎茬和15年大豆连作田中抗线4号和黑农35号1∶1混合种植产量均为最高,分别较黑农35清种和抗线4号清种增产8.2%~8.8%和2.8%~7.4%。表明抗线虫和非抗线虫品种混种可有效地控制大豆胞囊线虫病危害,并提高大豆产量。图6,表3,参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