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雪期天山西部森林积雪表面能量平衡特征

展开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天山积雪与雪崩研究站

网络出版日期: 2015-03-15

基金资助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C23B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1098,41171066)

摘要

通过对2013年春季中国科学院天山积雪与雪崩研究站站区内阳坡开阔地和阴坡雪岭云杉80%和20%开阔度林冠下气温、大气湿度、风速以及雪面短波和长波辐射的观测研究,分析了融雪期不同开阔度林冠下积雪表面能量平衡特征。结果表明:由于植被影响,阴坡雪岭云杉林冠下积雪表面净短波辐射和显热明显小于阳坡开阔地,但净长波辐射损失小于阳坡开阔地。阴坡林冠下积雪表面总能量明显小于阳坡开阔地,因此阴坡森林积雪融雪开始消融和结束时间明显晚于阳坡开阔地。在阴坡,林冠开阔度越大,雪面获得的净短波辐射和显热越大,但损失的净长波辐射和潜热也越大。不同开阔度林冠下和阳坡开阔地积雪表面的净短波辐射、显热和潜热有相同的日变化特征,但是森林积雪表面夜晚的显热和潜热多为0 W/m2;阴坡森林积雪表面长波辐射日变化特征明显不同于阳坡开阔地雪面。

本文引用格式

陆恒, 魏文寿, 刘明哲, 洪雯, 韩茜 . 融雪期天山西部森林积雪表面能量平衡特征[J]. 山地学报, 2015 , 33(02) : 173 -182 . DOI: 10.16089/j.cnki.1008-2786.000023

Options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