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山地植被NDVI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响应

展开
  •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西安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网络出版日期: 2017-12-15

基金资助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4309);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A314021402-1616)

摘要

秦岭山地是中国中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和山地生态系统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较为敏感。基于秦岭山地MODIS NDVI、气温、降水和DEM数据,利用线性趋势法、相关系数、偏相关系数和缓冲区方法,分析了植被NDVI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响应,结果表明:(1)2000—2015年秦岭山地植被NDVI总体呈线性增加趋势,占总面积的84.84%。减少趋势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区域(中、高海拔地区)以及河流谷地、盆地,如汉中市、安康市和商洛市等城市附近区域。(2)2000—2014年秦岭山地植被NDVI与气温之间以负相关为主,与降水之间以正相关为主,同时气温、降水对植被NDVI的影响具有交叉作用,其中降水的交叉作用(10.05%)高于气温的作用(9.64%)。(3)市级较县级范围人类活动强烈,植被NDVI在1 km范围变化速率为正(植被增加)、2~5 km范围变化速率为负(植被恶化,可能遭受人为破坏)、6~10 km范围变化速率为正(人类活动相对较弱)、11~15 km范围变化趋于平稳(基本不受人类活动影响)。该研究可为秦岭山地植被生态环境保护和人类活动调整与限制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引用格式

王涛, 白红英 . 秦岭山地植被NDVI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响应[J]. 山地学报, 2017 , 35(06) : 778 -789 . DOI: 10.16089/j.cnki.1008-2786.000278

Options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