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DVI的黄河源区生长季植被时空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展开
  • 云南大学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网络出版日期: 2018-04-15

基金资助

中国电建集团公司科技项目(GW-KJ-2012-0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505200)

摘要

为掌握黄河源区植被变化趋势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本研究利用2000—2013年Terra/MODIS NDVI数据和同期气温、降水资料,通过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黄河源区生长季植被时空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源区多年平均生长季NDVI整体表现为由东南向西北递减。2000—2013年,黄河源区生长季NDVI呈波动上升趋势(P<0.01);生长季各期NDVI均在增加,其中生长季初期NDVI增加较显著。近十几年NDVI无显著变化区域占黄河源植被覆盖区面积的69.58%,分布广泛;极显著和显著增加区域占28.88%,集中在黄河源东北部、扎陵湖和鄂陵湖周围;极显著和显著减少区域仅占1.54%,主要以小斑块状分布在扎陵湖、鄂陵湖以上源头区。生长季NDVI与气候因子显著正相关区域和NDVI增加区域高度一致,意味着黄河源区暖湿化促进了植被生长,而降水是影响黄河源区植被生长的主导因子。气温和降水对黄河源区植被生长影响的最大时间滞后效应约为16天或32天,且气温对黄河源区植被生长的影响还具有显著的同期效应。

本文引用格式

史丹丹, 杨涛, 胡金明, 顾治家, 贾海锋 . 基于NDVI的黄河源区生长季植被时空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J]. 山地学报, 2018 , 36(02) : 184 -193 . DOI: 10.16089/j.cnki.1008-2786.000314

Options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