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上游庹家湾剖面化学风化特征及其意义

展开
  •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网络出版日期: 2017-06-15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108,4137102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ZS07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费(GK201601006)

摘要

通过对庹家湾黄土剖面元素的分析,揭示汉江上游地区黄土中常量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用XRay荧光光谱仪、MS-2型磁化率仪分别测量了庹家湾剖面元素含量及磁化率值,实验结果显示:庹家湾剖面的风成黄土化学成分以SiO_2、Al_2O_3和Fe_2O_3为主,三者含量分别为355.83 g/kg、79.62 g/kg、62.64 g/kg;以Ti为参比,Na、Ca、Mg、Si、K表现为迁移淋失,Fe、Al元素相对富集,元素的活动性及其迁移序列为Na>Ca>Mg>Si>K>Al>Fe;Fe和Al元素含量曲线及CIA曲线在228~260 cm(L_1~S_1)和294~370 cm(L_1~S_2)深度处出现明显的峰值,并与磁化率曲线呈现出高度一致性,指示该层化学风化程度明显高于典型黄土,接近于古土壤(S_0),OSL年龄在27.5~21.5 ka B.P.之间。庹家湾剖面常量元素在剖面的变化,表明在汉江上游地区晚更新世末期的气候并非是持续干燥寒冷,而是存在一定的气候波动,在27.5~21.5 ka B.P.期间风化成壤作用较为明显,气候相对温暖湿润。

本文引用格式

张文桐, 庞奖励, 黄春长, 周亚利, 查小春, 崔天宇, 王海燕, 杨丹 . 汉江上游庹家湾剖面化学风化特征及其意义[J]. 沉积学报, 2017 , 35(03) : 508 -515 .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3.009

Options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