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白垩系沙县组地层磁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展开
  • 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 and Geography,Macquarie University;甘肃省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信阳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

网络出版日期: 2018-12-07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1405231,41602187);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5J05079); 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810394069); 福建师范大学创新团队项目(IRTL1705)

摘要

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的白垩系巨厚地层被认为是河湖相沉积,蕴含着丰富的古气候古环境变化的信息。白垩纪是典型的温室时期,其气候特征可以为当代和未来温室气候研究提供重要借鉴。对位于中国东南的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和永安地区的白垩系沙县组典型地层进行了系统的环境磁学参数测量,结合漫反射光谱(DRS)和色度指标,探讨了该地层磁学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和红色的成因。结果表明:1)红色调和黄色调地层的主要磁性矿物分别为赤铁矿和针铁矿,均含有顺磁性矿物和极少量的亚铁磁性矿物;2)相对于粗粒的砂岩,细粒的粉砂岩赤铁矿含量较高;3)红色赤铁矿与黄色针铁矿均形成于成岩阶段之前,具体形成阶段与形成原因需要具体分析;4)红色调地层的赤铁矿指示高温的气候环境;黄色调地层的针铁矿指示局部的湿润环境。磁学参数变化的具体环境指示意义需要进一步研究。

本文引用格式

吕镔, 刘秀铭, 郭晖, 郑兴芬, 陈梓炫, 何梅菊, 赵国永 . 福建白垩系沙县组地层磁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J]. 沉积学报, 2019 , 37(03) : 519 -531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55

Options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