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罗平江边地区中三叠统关岭组二段古环境特征

展开
  • 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云南省有色地质局三一七队

网络出版日期: 2021-06-04

基金资助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9005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72022,41661134047)

摘要

罗平生物群赋存于中三叠统关岭组二段中部,是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后生物复苏与辐射的典型代表。通过对云南罗平江边村剖面的关岭组二段进行宏观沉积组构、微相分析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重建了罗平生物群赋存层位的沉积环境和古海洋条件。根据沉积相展布和地球化学指标的变化,恢复出四个沉积阶段。阶段Ⅰ主要为局限台地、开阔台地相:Mo_(EF)、V/Cr较低,U_(EF)中等,指示氧化—次氧化环境;阶段Ⅱ主要为潮坪、局限台地环境:Mo_(EF)、U_(EF)、V/Cr均较低,指示氧化环境;阶段Ⅲ主要为台盆相:表现出Mo_(EF)、U_(EF)、V/Cr显著升高,指示缺氧环境;阶段Ⅳ主要为潮坪、浅滩、开阔台地环境:Mo_(EF)、V/Cr较低,U_(EF)中等,指示氧化—次氧化环境。罗平生物群主要产于阶段Ⅲ缺氧的台盆环境中,说明缺氧和较为封闭和稳定的盆地环境在罗平生物群化石的特异埋藏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本文引用格式

丁仲昭, 马志鑫, 张启跃, 文芠, 胡世学, 范可静, 蔡金君, 李润根 . 云南罗平江边地区中三叠统关岭组二段古环境特征[J]. 沉积学报, 2021 , 39(06) : 1406 -1424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36

Options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