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晚石炭世羊虎沟组源—汇系统特征及古地理格局

展开
  •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长庆油田分公司页岩油产能建设项目组

网络出版日期: 2022-10-28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02132); 中石油长庆油田科研项目(2020-62503);中石油长庆油田科研项目(2021-18099)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石炭系羊虎沟组具有较大的油气资源勘探潜力,但受其复杂的构造活动影响,其从源到汇充填过程及古地理格局尚有诸多争议。通过轻矿物、重矿物、岩屑组合和稀土元素等特征进行物源分析,结合前人研究资料,共划分出西北部阿拉善、东北部阴山、西南部北祁连和东南部北秦岭4个源—汇系统。阿拉善源—汇系统源区构造背景整体以主动大陆边缘和大陆岛弧为主,沉积物主要来自平均上地壳长英质源和镁铁质火成物源区;阴山源—汇系统源区构造背景整体以被动大陆边缘为主,沉积物来源较为复杂,为平均上地壳长英质源、中性岩火成物源区和镁铁质火成物源区的混合;北祁连源—汇系统源区构造背景为被动大陆边缘和主动大陆边缘的混合,沉积物主要源自镁铁质火成物源区和中性岩火成物源区;北秦岭源—汇系统源区构造背景为被动大陆边缘,沉积物主要来自镁铁质火成物源区。4个源—汇系统母岩主要为碱性玄武岩、花岗岩与钙质泥质沉积岩的混合。基于源—汇系统分区,重建古地理格局:(1)阿拉善源—汇系统碎屑沉积物从西北部汇入,向南东方向搬运,且搬运距离较远,发育海陆过渡相的河控三角洲沉积体系;(2)源自阴山源—汇系统的沉积物由东北部汇入,向南西方向搬运,搬运距离远分布面积广,发育海陆过渡相的潮控三角洲沉积体系;(3)北祁连源—汇系统碎屑沉积物由西南部汇入,沿岸发育小型河控三角洲沉积,深水区发育以浅海—半深海陆棚沉积为主的海相沉积体系;(4)北秦岭源—汇系统碎屑沉积物由东南部汇入,沉积砂体受中央古隆起影响搬运距离短,发育海相的障壁岛海岸沉积体系。

本文引用格式

朱淑玥, 刘磊, 虎建玲, 陈波, 王志伟, 史云鹤, 杜小伟, 王峰, 陈洪德, 张成弓, 付斯一, 张靖芪 .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晚石炭世羊虎沟组源—汇系统特征及古地理格局[J]. 沉积学报, 2023 , 41(05) : 1430 -1450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134

Options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