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基金

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地球科学部)指南

来源:全国地研联

 

2017年度,面上项目仍然根据以下方面进行遴选

①项目的创新性和学术价值

②申请人的研究能力;

③项目构思是否科学,是否有明确的科学问题;

④是否具备必要的研究基础与条件。

项目遴选时,高度重视基础学科或传统学科,关注基础学科、关注学科基础以及关注基本数据的积累。加强前沿性、基础性分支学科的发展,鼓励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渗透融合,保持我国优势学科和领域的国际地位,切实加强薄弱学科或“濒危”学科,促进我国相对薄弱但属国际主流领域的发展,扶持与实验、观测、数据集成和模拟密切相关的分支学科的发展,重视地球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在倡导创新的同时,注重研究工作的积累。对以往研究工作中已有好的研究积累,近期完成质量较高的面上项目,如申请延续研究,在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资助;要求申请书论述与已完成项目的关系。尊重基础研究探索性、不可预见性和长期性的特点,特别关注高风险性、交叉和科学前沿研究。鼓励科学家勇于面对最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开展高风险的探索性究。2017年度面上项目的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与上一年度基本持平。

1)地球科学一处

地球科学一处的资助范围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土壤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环境地理学。

2017年度地球科学一处 (地理学学科)将继续试行 “申请代码”、 “研究方向”和 “关键词”的规范化选择。申请人填写申请书简表时,请点击自然科学基金委网站(http://www.nsfc.gov.cn/)“申请受理”栏目下的 “特别关注”,详细阅读 2017年度地理学 D01及其下属申请代码) “申请代码”、 “研究方向”、 “关键词”一览表,确保所申请内容符合本科学处的资助方向并做出准确选择。

2)地球科学二处

地球科学二处的资助范围为:地质学、地球化学与环境地质学。

地质学研究鼓励立足于扎实的野外、现场和实时观察基础上的理论研究,倡导充分利用相关行业部门和企业系统积累的基础资料开展工作。积极推动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和计算信息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探讨地质科学问题。促进以全球视野开展地质学研究。

2016年度部分申请书的撰写存在如下问题:未凝练出存在的科学问题,对选择研究的科学问题缺乏清晰的表述,选题庞大,论证不聚焦;对已有研究现状阐述不完善,研究构思有较多与前人研究简单重复内容;研究工作没有体现清晰的科学思路或工作模型,可行性分析不够深入;项目名称、研究内容、研究方案等各部分相互脱节;申请书撰写不严谨,语句不通、术语错字、引文错误、英文摘要粗糙、单位名称与单位公章不符等情况时有发生。

地球化学学科

现代地球化学研究的特点是:①在固体地球化学领域,从研究地球深部的物质组成和化学作用发展到研究不同圈层及其界面之间的相互作用,重视发挥地球化学微区原位分析技术的高分辨率、高精度和高灵敏度优势,研究地球层圈过程和物质结构,重视地球化学与板块构造演化和全球变化的结合。②在地球环境变迁、表生作用和环境污染过程研究中,重视自然过程与人为作用的叠加效应、化学作用与生物作用的耦合机制,重视物质的源解析和过程示踪及其对生态系统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地球表层系统的环境地球化学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业已成为本学科的重要研究领域。③在研究方法和技术上,从静态的半定量描述转向动态的定量模拟,更加注重对四维时空演化规律的研究。④既注重对长时间尺度内生地质事件的重建,也关注短时间尺度表生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的刻画以及对地球环境未来变化的预测和模拟。

该学科的资助战略是:既要促使地球化学不同分支领域的均衡协调发展,鼓励地球化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实验和分析技术的发展以及模型的建立和改进,又要保证对行星和地球物质演化、地球环境演化与生命过程、生态环境变迁与保护等地球科学前沿领域和重大科学问题的广泛支持,并重视矿产资源、化石能源的形成机制和探查理论与技术、水土资源演变与调控以及生态环境污染和自然灾害的防治等方面的基础研究。

3)地球科学三处

地球科学三处的资助范围为:地球物理学、空间物理学、大地测量学。

该学科处将始终把鼓励创新放在首要位置,把培养优秀的学科带头人放在重要位置。在进一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鼓励结合理论和观测的深层次研究,注重新的生长点以及开拓新的研究方向,特别是长期以来人们关注的焦点与难点的突破;特别关注利用新技术、新方法解决地球物理、空间物理和大地测量核心科学问题的研究,以及各学科交叉的研究项目;重点扶持相关自主探测仪器研发和利用自主获取的观测资料进行研究的项目。在研究中国区域地球内部结构方面,鼓励在地震资料覆盖度薄弱的地区加强观测研究,发展融合各种资料来源约束的新方法,促进地震资料共享。

4)地球科学四处

地球科学四处的主要资助范围为:海洋科学、极地科学。

海洋科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试点实施科学基金项目共享航次计划,为科学基金项目海上考察任务的实施提供保障。鼓励科学家参与共享航次,开展调查与观测研究,以期获得较为连续、系统、综合的观测数据;鼓励科学家围绕拟研究的科学问题,开展现场观测、数值模拟与实验室分析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为开拓新领域、获得新成果提供技术支撑;鼓励科学家利用其他部门已有的航次计划,开展深海大洋的研究,促进我国海洋科学的均衡发展。

有出海调查需求的申请项目应当结合研究项目的技术路线,阐述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用船计划以及观测内容。项目申请人应密切关注地球科学部的有关通知。

与前几年情况相似,申请与资助项目仍比较集中地分布在生物海洋学与海洋生物资源 D0609)、环境海洋学(D0608)、海洋地质学(D0603)和物理海洋学 D0601)中,这4个二级学科的申请与资助项目数约占总数的2/3。海洋化学(D0604),河口海岸学 (D0605),工程海洋学 (D0606),海洋监测、调查技术(D0607)和海洋遥感(D0610)资助规模变化不大。海洋物理学(包括海洋声学、海洋光学和海洋电磁学等)方面的项目申请偏少,获得资助的也不多。事实上,它也是海洋科学重要的资助方向。

极地科学

近年来国际极地科学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但总体来说仍然是地球系统科学中最薄弱的环节。针对当前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打破原有的学科界限,在更大的时空尺度上开展极地五大圈层的特性和相互作用,以及它们与中、低纬度各圈层的联系的集成化研究,已成为当今极地科学研究发展的趋势。我国极地科学的研究应结合已有的研究基础,围绕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重大科学问题开展研究。

5)地球科学五处

地球科学五处的主要资助范围为:气象学、大气物理学、大气环境与大气化学。

2017年度该科学处继续鼓励各种探索性、原创性、前瞻性基础研究项目的申请。鼓励运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等学科的最新思想、方法、成果和先进的设备技术,研究发生在地球大气中的现象、过程及其机理,以及大气与其他圈层物质、能量交换等相互作用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鼓励天气学、大气动力学、大气物理、大气化学、大气环境、大气探测与遥感、边界层、平流层、中间层大气等研究领域的项目申请;鼓励开展对气候变化及其相关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研究;鼓励天气预报、气候预测与预估的新理论和新方法研究;鼓励开展应用卫星、雷达等多种资料的相关基础研究;鼓励对大型科学试验、科学计划和已建立的大型观测网资料开展分析和应用研究;鼓励开展大气观测原理和方法、气象数据分析及应用的基础研究;鼓励开展大气科学与民生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领域(农业、能源、交通、林业、水文、健康、经济、生态等)的交叉研究。

 



发布日期: 2017-01-10    浏览: 878